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志貴)日前,紫陽紅椿鉅源鞋服有限公司被認定為全國首批就業扶貧基地。此次認定是國家人社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為促進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支持開展有組織就業轉移,在各地遴選推薦的基礎上,確定的一批用工規范、社會責任感強的企業作為就業扶貧基地。
“紫陽鉅源鞋服”是該縣紅椿鎮盤龍村外出創業成功人士福建莆田鉅源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畢剛為回報家鄉,幫助鄉親們盡快實現脫貧致富,在家門口開辦的首家大型勞動密集型社區制鞋工廠,不但填補了該縣無制鞋企業的空白,而且就近安置本地貧困勞動力就業帶動其他產業全面發展,尤其是解決了外出就業人員的“三留守”問題的后顧之憂。該項目總投資額1.2億元,年產成品鞋面120萬雙,為300多名搬遷移民提供就業崗位。從而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的。
近兩年來,紫陽通過建立基層社區創業就業服務平臺,積極打造“縣域電商”和蒿坪“雙星社區”兩大基地,創建紅椿等五個鎮級創業就業服務站和城關四社區、向陽、蒿平社區以及王家河村等8個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并啟動創業型城市創建,為返鄉農民工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因此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努力探索出精準脫貧摘帽奔小康的創新道路,并積累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功經驗、造就了一大批有市場經濟頭腦、有一定積累資本、有自身創業能力的成功人士,已成為紫陽創業帶就業引領脫貧攻堅的一大寶貴財富。該縣通過實施“五個一批”發展戰略,鼓勵一批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引進一批技術、帶回一筆資金,扶持一批勞動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帶動一批產業,吸引一大批貧困勞動力就業、造就一方百姓安身立業。激發了廣大成功人士踴躍返鄉的創業熱情。
“紫陽開源實業”的李遠權通過種養產加銷(1+2+3=6)的生產模式,將原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有機結合起來,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以開發富硒特色農產品、富硒食品,帶動當地農戶發展生態種植養殖的龍頭企業,其農業園區、產業聯合社、訂單種養殖的“訂單農業”等形式把農村的貧困戶緊緊地連在一起,并通過移民安置、土地流轉、玉米種植、黑豬養殖、工廠上班、園區務工六種方式帶動高橋10村420戶1637人鄉親們就地就近就業脫貧攻堅。其“開源小區”與比鄰的“遠元社區”和紅椿的“鉅源鞋服”、蒿坪的“雙星社區”以及縣城“萬都創業園”、“電商創業(孵化)園”等已成為紫陽就業脫貧的一道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