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劉效廉)“十二五”期間,紫陽縣實施農村改廁及移民搬遷安置點、水源地、重點移民戶改廁27895戶。教育系統、衛生系統、戶外公共場所改廁463座,集鎮及沿江住戶基本達到衛生廁所全覆蓋?h鎮兩級醫療機構配備醫源性污水處理設施30臺,改造醫源性污水收集池39個。
該縣督促指導各鎮建立健全了農村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加快農村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各鎮根據實際情況,建成垃圾池(房)2051個,購置垃圾桶3203個,購置垃圾車19輛,現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基本實現了農村交通道路沿線垃圾池(房)全覆蓋,農村環衛設施進一步完善,為強化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該縣建立健全了縣、鎮、村三級護水體系,全縣21個鎮都組建了保潔隊,落實了650人的保潔隊伍負責江河沿岸垃圾的收集、清運和處置和376名“河長”分段防污治污,實行臺賬式管理。沿江安裝了46個監控攝像頭,建成了漢江大水面視頻監控系統,實行境內漢江全線24小時監控全覆蓋。督促73艘客運船舶和貨運船舶配備了垃圾桶、安裝了油污處理器。制定了《瀛湖庫區漂浮物打撈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確保了漂浮物及時打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