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何丹
9月19日凌晨,鎮坪縣遭遇特大暴洪,城區南江河斷面最高水位超過883米、最大流量超過2000立方米每秒,縣城下新街及柿子樹坪低洼地段水深達1.5米以上。曙坪、上竹、城關等鎮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嚴重損毀。
危急時刻有這樣一群巾幗女將,她們不畏艱辛,不為名利,只為心中那堅定如磐的信念,奮戰在抗洪救災一線.
“鄒家房子危險得很,盯好,莫讓人再往回跑!”9月25日,在上竹鎮廟壩村,只見一位面色蒼白的婦女一邊輸液,一邊安排災后重建工作。這是廟壩村的“拼命三娘”——黨支部書記周琴。
8月以來,她已經一個多月沒好好休息了。由于連續高強度工作,她的身體嚴重透支,自覺腹部疼痛難忍。9月17日,家人實在擔心,“押”著她去醫院檢查,醫生表示周琴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
“9月19日有大雨,我不住院!”無論怎么勸說,周琴都不肯住院。
“我來值守,你安心治療,身體垮了怎么得了。”周琴的丈夫鄧陸海也是上竹鎮干部,他深知妻子肩負重任,也了解她對工作的執拗,于是提出讓周琴治療,自己回村值守,確保安全度汛。
寧可十防九空,不可一次放松。18日傍晚,見雨勢不停,周琴坐立難安,每半小時與村“四支隊伍”聯系一次,要求迅速將重點監測戶提前安全轉移。
當天夜里23時許,她得知村里下大雨,起身就要回去,女兒堵住門堅決不讓她走。無奈之下,她只能打電話通知沿河住戶撤離,忙了整整一晚。第二天一早,得知村里重災,丈夫失聯,周琴再也按捺不住,拔掉針管,從縣城翻山越嶺走回廟壩村。
回到村里,她立即入戶了解群眾受災情況,妥善安置群眾吃住事宜。另一邊,全鎮干部群眾通力搜尋,終于在馬鞍山泥石流地災點附近發現了狼狽不堪的鄧陸海,他繞山路鉆樹林回村時已是中午,差一點與周琴生死相隔。夫妻二人相見時淚眼婆娑,一時間無語凝咽。
統計災情、調配機械、清理淤泥、配送物資……短暫停歇后,周琴立即投入災后重建中。當干部們勸她休息治病時,她卻說:“跟鄉親們遭受的苦難來比,身體的病算不了什么。”
與周琴一樣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的還有曙坪鎮中壩村聯村干部王玲。
“王玲留村值守,其他人到組巡查。”9月18日晚,接到通知后,曙坪鎮中壩村聯村干部王玲守在村委會,一步也不敢離開。
9月19日凌晨1點,暴雨如注。雖然村委會不是災害點,但看著其他村雨情較重,王玲還是很擔心,每十分鐘到河邊查看一次水情。
“水上路了,趕緊撤離!”凌晨3點26分,水開始漫上公路,王玲大喊一聲,轉身朝農戶家中跑去,掄起鐵盆一邊喊一邊敲,這才把周圍十幾戶群眾叫醒,水勢迅猛,王玲一刻也不敢耽誤,立即將群眾轉移到后山敬老院。
看著渾身濕透的鄉親們,王玲將自己外套脫下來,為他們擦拭雨水。“你的娃呢?”一位村民說,這時,她才發現自己的孩子沒在轉移隊伍中。隨即,她箭步跑下山,家中一樓已被洪水覆蓋。
沙發、電器倒的倒、浮的浮。王玲蹚水走進黑漆漆的房子,聽見樓上傳來陣陣哭聲,她隨即沖上二樓,眼前的一幕令人心疼,3歲的孩子穿著一只拖鞋,蜷縮在床上,嚇得哇哇大哭。漆黑的雨夜里,她抱著孩子,扶著墻面從洪水中蹚出來跑上后山。
在安頓好孩子后,她又返回敬老院,一直守著十幾名轉移群眾。
“不敢想,如果再晚一點,會是什么后果!”王玲表示,當時所有人都在睡覺,她一心只想把他們叫起來,完全忘記了孩子在家。
“真是個糊涂媽!”回想起當晚的經歷,村里干部紛紛表示,當時水勢太猛,40分鐘不到,洪水將沿路一樓樓房全部淹沒,多虧王玲提前撤離群眾,護住了大家的安全,也幸好她的孩子平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