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姚登
馬鎮村是鎮坪縣曙坪鎮面積最大、最偏遠、貧困人口最多的村,全村380戶1022人,僅貧困戶就有175戶461人。近年來,全村在整村穩定脫貧基礎上,把消費扶貧作為“發展產業脫貧一批”政策的有效延伸,采取一產夯基筑牢消費扶貧之源、二產助力提升消費扶貧之技、三產擴面拉動消費扶貧之本三項有效措施,有效激發消費“動力”,鼓起貧困群眾“錢袋子”。
一產夯基,筑牢消費扶貧之源。馬鎮村是典型農業村,脫貧攻堅期內,在幫扶部門、村兩委和村民共同努力下,全村在穩定農業產業基礎上,提出“三穩兩促一建”產業發展思路。“三穩”即穩定烤煙、魔芋、洋芋三項主導產業,“兩促”即促進種植業和養殖業兩項常規產業,“一建”即建設蓮花黑苦蕎社區工廠。目前,全村發展烤煙110畝,魔芋種植250畝,訂單脫毒洋芋300畝,訂單苦蕎300畝、訂單甜玉米500畝,林下黃連300畝,養殖生豬1500余頭,林下養雞3000余只,養蜂500箱,切實筑牢了消費扶貧的源頭之水。
二產助力,提升消費扶貧之技。農村發展關鍵靠產業,產業發展關鍵靠人,為使全村貧困戶有一技之長,村兩委主動和鎮政府、主管部門對接,在逐一征求意見基礎上,挑選建筑工、修腳師、電商等科目,邀請縣勞動技能培訓學校專家在村開展實用技能培訓,并把村內有一定文化素質、頭腦靈活的農民派出學習。1組貧困戶易明江常年從事建筑行業,其子易世虎也一直在外地建筑工地打工,因沒有掌握勞動技能,日子一直應付著過。2014年,在全家共同努力下順利脫貧,易世虎在外也掙到第一桶金。為滿足外地建筑工地需要,他決定回村自己投資建廠。2019年6月,易世虎的建筑模具廠順利投用。為帶動周邊貧困戶,他讓全組有勞動能力的群眾輪流進廠務工,按小時或天發放工資,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掙錢。據統計,已累計發放工資30余萬元,解決近500人次在廠里務工賺錢。
三產擴面,拉動消費扶貧之本。雙馬農貿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餐飲服務和農產品收購、加工,作為企業主冉啟富更是承擔起全村消費扶貧三產服務的重擔。公司釀造的“馬鎮洞藏酒”需要大量玉米,為保證酒的品質和質量,每年初公司都會和貧困戶簽訂玉米訂單協議,并以不低于市場價收購。“我今年和村上群眾簽了980畝甜玉米收購合同,廠里釀酒能解決10余人務工,餐飲店解決七八人,每年僅工資支出近40余萬!”冉啟富驕傲地說。
蓮花苦蕎社區工廠建設是村上今年重點工作,在村四支隊伍努力下,今年9月社區工廠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已收購訂單苦蕎2萬余斤,發放資金10萬余元,解決7人在工廠臨時務工。土特產煥發新光彩,小產品成為大產業。馬鎮村連續4年獲鎮對村考核一等獎,被評為全縣唯一“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并在今年上半年獲“產業紅旗村”稱號。今年全村聚焦1戶1人未脫貧人口和鞏固提升已脫貧戶,做到產業發展項目全覆蓋、消費扶貧到戶到人,確保全村脫貧攻堅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