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鋒
管理好農村基礎設施是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和基礎保障。今年以來,鎮坪縣城關鎮坪寶村聚焦基礎設施管理責任不明、管理模式粗放、管理資金匱乏等突出問題,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建隊伍、定制度、籌資金等關鍵性工作取得實質性突破,初步形成了一套實用、管用的辦法。
明確管護范圍。對國省公路、國地電網等上級管理以外的全村公共基礎設施進行“大起底”,理清數量、體量,列清資產權屬、管理權限。并劃分為村組道路、供水設施、文體設施和村級活動場所7大類,分別建立基礎臺賬,做到“心中有數”。
組建管護隊伍。根據工作需要設定12名管護員,明確了60歲以下、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具有與崗位匹配技能等聘用條件,組織召開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民主推薦。村委會與管護員簽訂聘用協議,明確了任務、待遇、監督等事項,并組織召開上崗培訓會,強調了履職、考核、紀律等要求,為管護員購買了意外保險,配備了必要的工具。同時,由村支部書記擔任設施管護總負責人,還設定了四個監督崗位,由四名村干部兼任,分工負責日常管護工作的組織協調,以及對管護員履職的監督。
健全管護制度。制訂了7大類設施管護職責和標準,結合基礎臺賬,將管護責任人落實到每一條路、每一盞燈、每一個垃圾站。為確保工作有章可循,還制訂了管護流程,管護員巡查發現問題(故障)或者收到群眾反映問題(故障),記入巡查日志并報告總負責人,總負責人安排監督崗人員現場核實研判,管護員力所能及的問題(故障)及時解決,結束后由監督崗人員進行驗收;重大問題(故障)總負責人召集會議集體研究處置方案。
籌措管護資金。為解決設施維護費用和管護員工資,村“兩委”會同駐村幫扶力量共同研究,決定采取“四個一點”的辦法籌集管護資金,即:向行業主管部門申請一點,村級集體資金解決一點,公益性崗位配套一點,推行有償用水適當收取水費籌集一點。管護員工資因崗位設定,按照管護任務量以及工作難度,逐一明確標準,通過村民代表會討論確定,嚴格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強化績效考核。為每名管護員配發管護日志,履行監督職責的四名村干部分別建立管護工作臺賬,對管護員日常巡查、發現和處理問題等履職情況記錄在案。每半年,邀請群眾代表對管護員履職情況進行集中評議。年終,據履職實績發放工資,對工作負責、業績突出的給予適當獎勵,對履職不到位、群眾有意見的將扣發部分工資、提醒誡勉,或者予以辭退。
通過長效機制探索實踐,激發了群眾自治活力,體現了共建、共管、共享,初步實現了村級基礎設施管護“有人管、有錢管、有制度管”的目標,必將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