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高心玥)一是強力推進產業基地建設。積極推進中藥產業發展,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經營模式,實行訂單生產。積極開展品牌創建,加快發展以黃連、玄參、白芨、重樓為主的地道中藥材基地,大力打造中藥名鎮、康養小鎮、藥材專業村。推進以生豬為主的生態養殖產業,壯大養殖企業發展實力,組建以永康公司、江源省級園區為主聯合各規模養殖場和專業合作社的產業化示范聯合體。加快發展“兩芋”產業,依托“鎮坪洋芋”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品牌效益開發洋芋粉絲、洋芋片、洋芋面條、雞蛋皮等系列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以“育園區、建基地、抓大戶”為重點,大力發展林下魔芋和魔芋種源基地建設,引導貧困戶發展庭院栽植。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形成“豬藥芋”主導產業引領,小石茶葉、鎮坪烏雞、高山蜂蜜、山林經濟、蓮花苦蕎等區域優勢產業精準覆蓋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力爭每個鎮打造1-2個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特色種養殖基地和良種繁育基地,創建一批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原料標準化基地。
二是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打造農產品加工“飛地”集群,推進加工業向集中安置區覆蓋,促進農產品就近加工增值、就地吸納就業。推進新興業態發展,以曙坪旅游經濟示范帶為重點,打造一批鄉村旅游景點,發展一批休閑農莊、農家旅館和農家樂,開發一批旅游特產;以毛絨玩具廠、電子配件為重點的社區工廠,加快布點擴規模,就地吸納留守婦女就業增收;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示范縣建設,完善提升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組織,建設縣級電子商務流通分檢配送中心。結合資源優勢合理策劃項目,通過招商引資和政策支持,建設5個以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園。
三是加快農產品銷售平臺建設。依托京東、阿里巴巴等大型網絡銷售平臺,建設扶貧空間、京東館等鎮坪特色農產品網絡展覽館,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流通分檢配送中心、100個標準化網店,推廣“互聯網+縣級平臺+終端網點”模式,推進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提升特色農產品電商銷售能力。按照“企業主體,政府獎補”思路,加大品牌培育和宣傳力度,形成架構合理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