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 胡翔 楊夢婷)鎮坪有座山,山里有個村,這個村就是城關鎮友誼村,從城關鎮出發,國道驅車40分鐘,再行5公里通村公路,便到達友誼村。
友誼村曾是城關鎮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轄198戶55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3戶332人,2017年之前,交通閉塞、基礎設施條件差一直是友誼村村民的一大困擾,汛期容易發生塌方,冬天冰雪天氣不敢出行。
2018年縣委縣政府吹響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要脫貧基礎必先行,想致富首先要修路。2018年通過鎮村共同努力,積極爭取縣財政涉農整合項目資金1100余萬元用于村組主干道建設、安全飲水工程、村衛生室建設、集中安置點建設等項目建設。鎮坪縣月滿湖旅游開發公司總投資4000萬,新修6.9公里旅游路,也將于2019年底全面貫通,屆時將大湖溪和平鎮、原友誼通村路路聯通形成環線,不僅縮短了路程,改善了對外交通條件,基礎設施條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時也讓村民出行不再受天氣影響,真正實現出行安全,出行方便。
友誼村地廣人稀,村民依田而居,相對分散,原土胚房雖然冬暖夏涼,但遇暴雨天氣常常伴有漏水的現象,友誼村新建兩個安置點,動員全村59戶186人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
據了解,友誼村以南江湖旅游扶貧示范區建設為依托,有效整合盤活土地林地資源,一期流轉土地83畝,林地1000余畝,改造民俗14棟,打造萬畝林下黃連種植基地及百畝高山水稻和果蔬采摘園,有效解決了土地資源閑置問題。
袁仁和夫婦今年74歲,兒子女兒長期在外,妻子長期患病,家中十余畝地全部流轉,他說:“老了,種不動了,種了也吃不完,扭轉出去每年還能增收3000多元”。
代萬山,家中17畝土地和舊宅基地通過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進行了流轉,實現家庭年增收5000元以上。村干部說:“起初很多人都舍不得離開,覺得干活不方便,現在小樓房住習慣了,大家都說政策好”。說起大家態度的轉換,村主任自豪的說“以后你再來友誼,那就真的是世外桃源了”。
友誼村兩委以開發生態觀光旅游資源的發展思路,引進南江湖旅游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新修公路、改造民俗、發展生態農業,打通了友誼村擺脫貧困的最后一公里,邁出了致富奔小康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