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馬艷 李明東)一河碧水、兩岸青山。
美景如斯,山川如畫!
坐落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化龍山腳下的上竹鎮,國土面積109.78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1471戶、4329人。全鎮共有貧困村2個,即:松坪村、發龍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98戶1443人。
2015年,精準扶貧的號角吹響,“緊盯出列和銷號,一個鄉親都不能掉!”上竹鎮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員上陣打響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 軍令如山無戲言
今年年初,上竹鎮立下了精準扶貧、脫貧攻堅軍令狀——實現在冊貧困戶178戶466人順利脫貧越線,松坪村整村脫貧銷號,鞏固提升已脫貧摘帽的發龍村和已脫貧退出的308戶949人。
“軍令如山無戲言!”上竹鎮黨委、政府吹響嘹亮的號角,黨員奮勇爭先,干部沖鋒在前,與群眾聯手換窮貌、拔窮根,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并肩奮戰,一路前行,時刻彰顯著全鎮上下以愚公之志,啃下脫貧攻堅硬骨頭的堅定決心。
“落實了嗎?到位了嗎?見成效了嗎?群眾滿意了嗎?”作為上竹鎮黨委、政府脫貧攻堅工作的標尺,始終貫穿在脫貧攻堅當中。
今年來,鎮脫貧攻堅指揮部共召開7次全體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制定《上竹鎮脫貧攻堅推進方案》、《上竹鎮對標抓落實奮力創一流工作方案》,出臺《上竹鎮產業獎補辦法》,印發《上竹鎮脫貧攻堅工作考核辦法》等文件,統籌各村脫貧攻堅推進力量和進度,夯實工作責任,以重點工作提醒單形式細化工作要點,保證了各階段工作限時高質量完成。
全鎮114名幫扶責任人掛村駐點,與貧困戶結對幫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整合所有惠民政策,做到應補盡補,把幫扶工作做實做細,確保貧困戶穩定脫貧。
在力量統籌上:落實黨委書記主抓,副鎮長協助分管,配硬干部力量,實行集中辦公。鎮指揮部加強統籌指導,圍繞“既要干好、又要考好”的目標,嚴守時間、質量、廉政、作風“四條底線”,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兩單一表”推進落實,“四支力量”團隊作戰。
在責任落實上:鎮領導班子特別是班子主要成員切實將責任擔當起來,任務落實下去,形成“用心抓落實、奮力創一流”的工作態勢。黨委書記、鎮長將70%以上的精力用于脫貧攻堅,一周一對賬、一月一研判、一事一清單、一單一臺賬,把壓力傳導到位,把責任落實到位,確保人人擔當盡責。
在推進機制上:結合“三項機制”、干部實績檔案管理制度,制定了《上竹鎮脫貧攻堅干部聯戶幫扶考核辦法》、《上竹鎮鎮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將脫貧攻堅作為干部績效考核的重中之重,考核辦法與月初曬單、月中清單、月底清單“三單制”緊密銜接,做到每月一督查、每季一通報、半年一評估,年度考核結果實行“一票否決”,重獎嚴懲,賞罰分明。鎮紀委緊盯政策落實、工作進度、脫貧質量、資金運轉、作風紀律,對脫貧攻堅“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行為嚴肅追責問責,確保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精準發力 八大良方治“窮癥”
在脫貧攻堅戰中,上竹鎮因地制宜,為根治全鎮“窮癥”開出八道處方。
種養產業開富路。群眾要脫貧,產業發展是關鍵。上竹鎮堅持把產業帶動作為治本之策,制定“一村一企一產業”和“支部+X+貧困戶”脫貧實施方案,對有發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了產業扶貧全覆蓋;以鎮坪洋芋、中蜂養殖、地道中藥材為重點,促成企業與貧困戶簽訂生產訂單,確保貧困群眾穩定增收;通過“三變”改革,創新落實“兩租”、“兩單”、“兩股”,與貧困戶在土地(林地)租賃、生產(勞務)訂單、資金(資產)入股中實現農企共贏。目前,6個村共有12個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提供務工機會或流轉土地和林地,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增強了群眾的自我“造血”功能。
創業就業促脫貧。上竹鎮制定《農民實用技術培訓實施方案》,列出詳細的培訓計劃,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家組,分期對貧困戶展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提升科技文化素質和生產經營水平,促進增收。在不遺余力的組織協調下,全鎮轉移就業279人;鎮統籌提供公益性崗位解決在家貧困勞動力62人就業,鼓勵貧困戶自主創業13人,就業率達96.5%。
教育資助惠農家。上竹鎮全面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全鎮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達100%。舉辦了“踐行新民風·不辦升學宴”教育扶貧助學金發放儀式,對全鎮21名新入學大學生進行獎勵資助,發放助學金26000元。
健康幫扶暖人心。全鎮49戶155人因病致貧家庭全部落實了免費家庭醫生團隊,逐戶逐人制訂健康幫扶工作方案。建檔立卡貧困戶新農合參保率100%、大病保險覆蓋率100%、免費家庭醫生簽約率100%。
易地搬遷圓美夢。按照“搬、交、建、改”四種方式,2017年全鎮新建“交鑰匙”工程14套,統規統建8套,落實搬遷對象32戶104人;2018年,落實搬遷對象10戶39人,其中集中安置8戶29人,分散安置2戶10人。
危房改造助安居。嚴把政策關口,履行評議程序,制訂“一戶一策”改造方案。2018年,危房改造對象18戶41人,現竣工18戶且已搬遷入住,竣工入住率100%。
生態補償促增收。嚴格落實退耕還林補助政策,兌現補助4687.2畝58.59萬元;在貧困戶中選聘生態護林員19名,年人均工資5000元。
政策兜底有保障。充分發揮民政社會救助兜底功能,全鎮低保53戶108人、特困供養59戶61人,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11人、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70人,全部落實了兜底保障政策,實現了應兜盡兜。
“八個一批”促精準脫貧,“三大舉措”樹蔚然新風。針對部分群眾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上竹鎮一抓教育引導,通過扎實開展爭創“五凈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自強標兵”等系列活動,把“扶貧先扶志”的要求落實到每家每戶,扶出了精氣神。二抓道德評議,圍繞“誠孝儉勤和”,各村每季度召開道德評議會,對正面典型,加大表彰弘揚;對反面典型,持續幫教轉化。禁止“無事酒”、教育“等靠要”、整治“臟亂差”,成效顯著。三抓公益救助,各村建立“愛心超市”,首期募集捐款25.77萬元,結合新民風建設,定期開展積分兌換,讓正面典型精神上受鼓勵、物質上得實惠。
項目建設 美麗鄉村換新顏
上竹鎮對照“57”標準,堅持“缺啥補啥”原則,從解決路、水、電、通訊設施、安置社區和公共服務配套等方面入手,提升完善6個村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能力,確保全鎮脫貧單項指標全部達標。2018年,完成發龍村、廟壩村、湘坪村、松坪村道路維修及硬化4.8公里;全鎮通村公路全面進行了油返砂修復;投資476萬元,高質量完成發龍片區安全飲水項目。路通了,水、電、網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貧窮的山鄉,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17年,在全縣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脫貧攻堅專項考核中,上竹鎮一舉實現“雙優秀”。
船立潮頭帆更闊,激流勇進正當時。伴隨著奮進的腳步和激越的鼓點,上竹鎮干部群眾在脫貧攻堅的征程上鏗鏘前進、眾志成城,譜寫著美好新生活的瑰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