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基本不花錢就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現在政策這么好,我們農村人再不努力好好干,就丟人啦!……”鎮坪縣曾家鎮花坪村秋意漸濃,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剛剛完成易地扶貧搬遷的新樓房下,正曬著太陽拉著家常的王德州滿懷喜悅地感慨道。
近日,鎮坪花坪村集中安置點35戶貧困戶鑼鼓喧天、喜笑顏開,集體搬進了安置新房。
寬闊整潔的水泥馬路,整齊劃一的小樓房,喜笑顏開的村民們,嘻嘻玩耍的孩童……花坪村安置小區在秋陽的照耀下顯得格外亮麗,這個坐落在小河邊的花坪村安置小區是曾家鎮易地搬遷工程的一個美麗縮影。住在外觀漂亮,環境優美的新房里,搬遷村民十分滿意,慶幸自己趕上了好時代,好政策,易地搬遷讓他們真實地感受到美好生活觸手可及,他們懷揣夢想信心十足的開啟著新的生活!
85歲的王奶奶從前與兒子葉凱共同居住在花坪村二組土坯危房中。在鎮坪縣檔案局幫扶下她們住上了新房,住房安全得到保障的同時葉凱也聘到花坪村護河員崗位。老奶奶高興的豎起大拇指稱贊到“滿意、滿意、非常滿意”!
貧困戶李秀昌奶奶,現年75歲,患有大病,原與孫子王杰居住在花坪村三組土坯房中,其孫子肢體三級殘疾,僅一只手可以正常運作。加上李秀昌的身體原因,兒女都不在身邊,出入極其不便。在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同時,住房安全也成了極大的隱患。當地村干部知道后立即與四人工作組商議,將其上報納入2017年易地搬遷。自搬進新房,老人臉上有了笑容,身邊的鄰居也多了起來,生活面貌煥然一新!搬的進,但要穩的住成為了一個課題。當地村干部通過多方聯系,王杰現已在浙江公司務工,通過后天的努力,現在收入可觀,李奶奶自己還經管幾分地的菜園子,什么蔬菜都種一點,也省下一筆開支。住房得到了保障,生活質量也有了極大的提高,老人每天還參加著廣場舞,隨時都是樂呵呵的,對生活充滿了信心!
廚房里瓷磚潔白、鍋具齊全,物件擺放井井有條,這一切都在無形中體現出村民搬進新房不止提升了物質基礎,更是提升了精氣神!真正是有了好房子,過上了好日子,養成了好習慣,形成了新民風!
唐純正滿意的對扶貧干部說道:“住在這里,走路不粘泥,煮飯不燒柴,用水不用挑,上網有網絡,有事找干部,真是事事都順心啦!”唐純正家里有兩口人,現年61歲,患長期慢性病,其配偶王遠青精神二級殘疾,生活幾乎不能自理。原寄居在其丈母娘家。雖有落腳地,但丈母娘年事已高,不僅給老人增加了嚴重的負擔,且給日常生活造成了困擾。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縣移動公司駐村幫扶干部給他們落實享受了健康扶貧的各項政策并與四人工作組研判將他們納入易地搬遷之列,在搬遷后協調唐純正在康青農業公司務工,收入穩定。并為其家里免費安裝固定電話、移動電視、寬帶、烤火爐子等。
劉敏德家中五口人,兩個在校生。原居住在花坪村二組河岸邊的土坯房中,交通極其不便。家庭主要以劉敏德挖野藥為生。由于交通不便及家庭人口居多,生活無法得到改善,住房也得不到保障。在市審計局的幫扶和四人工作組的研判下,2017年被納入易地搬遷。自納入搬遷后,雖解決了住房問題,兩名在校生享受了“兩免一補”各項政策,但增收還是一大難題?市審計局領導通過多方聯系,現劉敏德兒子聯系在江蘇工廠務工,收入也穩定下來。劉敏德也被聘到花坪村護河員崗位。這樣就解決了他們家的后顧之憂。縣移動公司還主動為本戶安裝了免費固定電話及寬帶。讓這一戶五口之家,在住房得到保障的同時,生活質量也逐漸的提高。
在安置小區的對面就是鎮坪縣康青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在貴鎮花坪村進行林地流轉1360畝,土地流轉1090畝,其中連片黃連種植510畝,芍藥580畝,地道藥材重樓88畝,淫羊藿116畝,核桃80畝;2018年帶動在冊貧困戶15戶穩定脫貧,其該15戶的家庭純收入均達到總收入的60%以上。它的到來使貧困戶在落戶后發展產業得到了保障。真正實現了“搬得出,穩的住,能發展,可致富。”
“住在新房子、錢掙在家門口、過上了好日子,脫貧致富奔小康!”村民們洋溢熱情的哼著小曲。如今的他們正在用實際行動來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用實際行動來感謝黨和政府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