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易亮)為確保2018年鎮坪率先脫貧摘帽,鎮坪縣就業脫貧工作再出實招,按照精準識別、分類幫扶、整體聯動、協同推進的工作思路,以就業援助、就業培訓、產業帶動就業、創業帶動就業為主要工作措施,破解穩定就業,穩定脫貧難題。
精細管理,確保技能培訓全覆蓋
針對有培訓意愿的貧困勞動力,按照“準確、清楚、動態”的要求,建立縣、鎮、村三級貧困勞動力實名制登記數據庫,有針對性的制定和落實就業脫貧幫扶措施和政策,實現就業扶貧對象的“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組織職業培訓機構、農林科專技人員、能工巧匠、能人大戶等洋專家、土專家,與鎮、村聯手,采取政府集中組織,培訓機構、農林科專技人員、能工巧匠、能人大戶在群眾家門口開展培訓的模式,集中開展免費技能培訓,為貧困勞動力學習技能提供便利,使他們通過培訓至少掌握一門實用技能,實現創業或就近就地轉移就業。
“六個一批”,實現就業全覆蓋
一是精準輸出一批,建立蘇陜勞務協作機制,組織貧困勞動力向省外用工企業精準轉移。二是產業承接一批,通過政策激勵,引導二三產業發展,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三是企業吸納一批,利用民營企業、社區工廠等勞動密集型企業,采取送崗位到貧困家庭的辦法,幫助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四是公崗安置一批,開發設立駐村炊事員、勸導員、護河員、保育員等公益性崗位,專門安置“三無”貧困勞動力就業。五是自主創業一批,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或貧困家庭自主創業,開展免費創業培訓、提供創業服務,帶動勞動力就業。六是居家就業一批,鼓勵“南山燕”、“媽媽的針線包”等民營經濟業主到鄉村采取分散加工、家庭作坊、“農戶+企業”等形式,實現居家靈活就業。七是培訓引導一批。通過政府+高校+企業+農戶+就業的大培訓方式,圍繞市場需求和貧困勞動力的就業愿望,點對點、面對面的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幫助實現就業。
無縫服務,確保精準轉移穩定就業
一是通過對本縣企業及平鎮高速施工單位缺工崗位情況進行統計分類,篩選出適合貧困勞動力就業的工作崗位,在鎮坪人社用工平臺上精準發布,積極組織幫扶干部進村入戶將崗位信息送至貧困家庭,幫助符合崗位條件并有意愿到企業就業的貧困勞動力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促其上崗就業。二是精準轉移輸出促進就業。依托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強區域間勞務協作,尤其是加強與江蘇省常州市的勞務協作,按照“兩頭建基地、中間服務成體系”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三是主導產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依托我縣生態資源、富硒產業、地道藥材、歷史人文、區位優勢等內部發展條件大力發展農牧合作社、產業園區,通過產業園區用工,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近實現就業。支持龍頭企業、產業合作社和產業大戶創建就業扶貧示范基地,凡本地企業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的,按有關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和獎補,切實增強就業的穩定性。
示范引領,形成就業大扶貧格局
一是加強干部聯村工作,在2018年整縣脫貧決勝之年,縣人社局主動作為,在全局干部中開展“干部聯村+就業扶貧”工作,實現全縣58個行政村干部幫聯工作全覆蓋,促進創業就業工作更上新臺階。二是抓好貧困勞動力創業示范點建設。對有創業愿望、具備一定創業能力的貧困勞動力,根據其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組織市、縣具備資質的創業培訓機構開展創業培訓和創業指導,致力打造2-3個示范點。在全體人社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致力于激發貧困勞動力內生動力,實現培訓一人,帶動一片的就業大扶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