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杜韋慰)陽春三月,萬物復蘇。又到了春耕春播的季節,趁著晴好天氣,3月15日,鎮坪縣華坪鎮團結村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示范基地上春耕春播現場會打響,市縣農機部門的科技指導員和30多位村民在田里忙得不亦樂乎。本次示范現場引進的四輪驅動窄輪距拖拉機和第十八代馬鈴薯機械化種植設備這兩項都屬于安康市首次引進,填補了全市空白。田間地頭有開播種機的、有裝種子的,裝肥料的,有大聲指揮的,……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據華坪綠之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張書香介紹,該馬鈴薯示范基地今年計劃播種縣農科所提供的品種有“紫薯”“黑署”“費烏瑞它”和當地特色紅心署、黃長署等6個品種,示范種植和帶動周邊面積達500余畝,帶動農民和貧困戶務工50人左右。馬鈴薯機械化播種技術是集開溝、起壟、施肥、播種、鎮壓、覆土、覆膜等作業于一體的綜合機械化種植方式。具有保墑、省工節種、節肥和深淺一致等優點,采用機械化播種,不僅提高了播種質量,降低了勞動強度,提升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還為中耕和機械化收獲提供了基礎條件。在市農機局副局長李育金和縣農林科技局各位專家團隊的指導下,綠之源農機合作社的馬鈴薯機械化種植取得圓滿成功。鎮坪繼茶葉、水稻全程機械化之后又成功開展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十九大報告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業農村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張書香說感謝農機部門的正確引導,她將進一步推進“合作社+園區+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擴大種植面積,用產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帶動父老鄉親一起甩開膀子加油干,共奔小康致富路。市局領導肯定了現場會的示范帶動意義,部署了該縣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逐步推進工作方案。并強調農機部門要強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大發展新理念,更要將服務、法治和科學精神貫穿到實際工作中,加強農機農藝相結合。對推廣示范組織實施工作提出了六點要求: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分工,進一步論證完善工作方案。二是應用新技術,研究新機制。要將“互聯網+園區+合作社+基地+農戶”最先進的電子系統等先進技術應用到示范工作上來,要研究農機保險、企社合作聯合等各種操作模式。三是繼續加強“一社一區”安康模式的成功運用推廣。四是要嚴格績效管理。要把績效管理納入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五是要實現成果共享,與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等項目相結合,達到效益和成果最大化。六是要重視輿論宣傳。真正發揮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項目的引導帶動作用,用現代農業引領山區農業產業發展,緊緊圍繞特色產業,以農產業機械化示范為抓手,培育農機大戶,創現代化機械化優勢,發揮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優勢特色,加快推進山區產業發展,通過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大戶的發展壯大,全面推進茶葉、水稻、馬鈴薯等全程機械化示范區建設,為名優富硒農產品生產企業提供現代農機科技服務,為建設生態循環農業,為山區農機化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