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彰
“從寶雞來到神河任教,當地黨委政府和群眾對教育的重視以及李雪強先生的無私奉獻,讓我更加堅定扎根這里的決心。”談起“勵志神河教育獎勵基金”,旬陽市神河鎮“人民心中好教師”李娜感慨萬分。這份讓教師安心從教、潛心育人的溫暖力量,正源于新疆中和恒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雪強反哺鄉梓的赤子情懷。
李雪強的成長故事,寫滿艱辛與拼搏。他出生在神河鎮王義溝村一個貧困家庭,老支書回憶道:“雪強家境雖苦,但從小善良樸實、勤奮好學,成績一直優異。”大山賦予他堅韌的品格,也讓他早早立志改變命運。
因家庭貧困,李雪強高中未畢業便闖蕩異鄉。創業路上,他秉持鄉土賦予的質樸本性,以老師教誨的“誠信為本、善心待人”為初心,賺到人生第一桶金。憑借敏銳眼光與不懈奮斗,他的事業不斷拓展,成長為新疆中和恒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身份雖變,對家鄉的牽掛、對母校的惦念從未消減。
2023年春節,李雪強受邀參加神河鎮“歸燕經濟座談會”。得知因教育資源調整,母校面臨生源流失、師資薄弱等困難,他當即表示:“母校‘堅守責任、崇尚榮譽、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現在正是我回報的時候。”鎮黨委當即承諾搭建服務橋梁,推動捐資助教事宜。
在鎮黨委政府與神河慈善協會分會支持協調下,2023年6月,“勵志神河教育獎勵基金”設立大會暨捐贈儀式在神河中心學校舉行。近800名師生、家長代表共同見證。李雪強鄭重承諾:“每年個人捐贈不少于10萬元,用于獎勵在教育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好老師。”
9月10日,他克服重重困難,如期拿出第三個10萬元,連續三年兌現承諾,累計捐贈達30萬元,全鎮40余名教師從中受益。這筆基金不僅是物質獎勵,更如一束光,讓“尊師重教”風尚在神河愈發濃厚。
“單靠我一人力量有限,得讓更多人參與進來。”李雪強未將捐資助學視為“個人善舉”,主動聯系當年同窗及神河籍在外企業家,以自身經歷講母校培育之恩,以教育對家鄉未來的意義說服眾人攜手。
在他帶動下,“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溫暖場景在神河上演。2024年,由他牽頭的“神河鎮教育發展基金”正式運作,首個項目為18個教室安裝空調。夏日清涼改善了學習環境,更讓師生家長感受到鄉賢關懷。“李叔叔是好榜樣,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為家鄉出力。”一名學生的話道出眾人心聲。
每年教師節,無論新疆公司事務多繁忙,李雪強總會放下工作,舟車勞頓趕回神河。他衣著樸素,親手為獲獎教師頒證書,握著老師們的手叮囑:“教書育人要用心,也要保重身體。”
更難得的是,他常以“分享者”身份坐在學生中間,用 “山里娃到企業家”的經歷講“勵志課”。細述創業挫折,分享礪行心得,反復提醒孩子:“學習改變命運,品德決定走多遠。”面對教師,他結合政策研究與企業家視角交流:“教育是良心活,真心付出終獲桃李滿枝。”三年來,他與師生交流的場景,成了學生心中的溫暖記憶。
這份善舉不求回報。李雪強拒絕學校制作錦旗與捐贈證書,坦言“不為名和譽,只是做想做、該做的事。”從個人每年捐10萬到帶動鄉賢共助教育,從獎勵教師到改善辦學條件,從返鄉善念到教師節如期歸鄉,他以行動詮釋赤子情懷,彰顯新時代企業家擔當。
如今的神河,尊師重教氛圍愈發濃厚,更多優秀教師扎根于此,諸多學子立志回饋家鄉。李雪強的善舉,既為神河教育注入實效力量,更樹立起“尊師重教、反哺家鄉”的榜樣,讓愛與希望在家鄉沃土上不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