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羅瑞琦 劉格格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旬陽市工業企業正掀起一場綠色變革浪潮。面對綠色轉型的時代命題,當地企業以創新為筆、以科技為墨,在傳統制造業的畫卷上描繪出嶄新的環保圖景。
日前,走進旬陽高新區白柳工業小區,安康市堯柏水泥有限公司的自動化廠房內,現代化設備正加速運轉。
自開始投入環保改造設施以來,堯柏水泥緊盯國家超低排放改造要求標準,全面梳理全廠潛在的產塵環節,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通過對原材料實施全封閉管理、加裝智能堆積門等舉措,有效構筑起防塵屏障,廠區粉塵濃度、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值均達到超低排放要求限值;同時,全流程降低顆粒物的無組織排放,形成了立體的環境監測管理體系,成功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
“在環境治理方面,我們具體通過無限還原系統加SNCR、濕法脫硫、高效覆膜濾袋、專家控制系統等改造,降低有組織排放,目前排放值均已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無組織方面通過建立密封堆棚、噴淋系統、門禁系統等措施,推進清潔生產。”安康市堯柏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高強說。
在建材行業的另一端,陜西同春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生產車間內,機器高速運轉,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著設備,自動化生產線上,一根根混凝土電桿被澆注成型。經過近一年的籌備與測試,該公司生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電桿正式投產,目前日產能可達到150根。新型電桿通過低消耗、高環保等優勢特點解決了傳統電桿耐久性差、重量重、運輸安裝成本高等問題,雖然多條加工生產線同時運行,但車間干凈整潔,沒有粉塵和異味。
“我們廠新推出的輕型超高強混凝土電桿,相較于傳統電桿,重量減輕50%,抗壓強度是普通混凝土的兩倍,耐用性更強。關鍵在于,生產中大量使用礦渣、粉煤灰、硅灰等工業廢棄物,大幅降低水泥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這不僅契合未來行業綠色發展的需求,更讓我們在環保領域邁出了堅實步伐。”陜西同春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佳說。
旬陽市工業企業以創新為驅動,將綠色理念深植于生產全鏈條,堯柏水泥的“超低排放”技術革新、同春電力“變廢為寶”的循環實踐,不僅展現了科技賦能環保的硬核實力,更勾勒出傳統產業向“綠色智造”躍升的清晰路徑。據悉,該市還將持續激發企業低碳轉型的內生動力,以更多標桿案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推動企業的生產管理向全流程、精細化和綠色低碳方向不斷邁進,為守護藍天白云貢獻企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