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鎮
面對持續升級的罕見旱情,旬陽市關口鎮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抗旱保民生工作部署,迅速組織鎮村干部、農技人員下沉一線,發動群眾開展生產自救,通過“保產業送灌溉水、保生活送飲用水”雙向發力,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融入抗旱攻堅行動。目前,該鎮關坪社區千畝烤煙基地移栽進度加速推進,江北村三組5戶村民生活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面對持續干旱,關口鎮農林水綜合服務中心組織駐村工作組、村“兩委”成員,對全鎮9村1社區水利設施、農作物受災情況、村民用水需求進行“拉網式”摸底,建立“一村一臺賬”,動態更新水庫蓄水量、管道破損點、高危缺水戶等關鍵信息。
針對江北村三組高位缺水問題,專班連夜制定應急方案,通過拉水車為村民進行供水。今年以來,已開展水利設施專項巡查10余次,維修破損管道、泵站等設施3處,在易缺水村組新鋪設飲水管道5.2公里,惠及80余戶村民。
“土壤含水量不到12%,人工移栽后成活率不足六成!”4月20日,關坪社區烤煙種植基地內,種植大戶張先鋒抓著一把干裂的土塊眉頭緊鎖。持續干旱導致煙苗葉片卷邊、根系發黃,若錯過移栽窗口期,將直接影響200余戶煙農收入。
危急時刻,關口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聯合3家合作社,緊急調集2臺大型運水車組成“保苗突擊隊”,采取“分時分區、精準滴灌”模式,向基地累計輸送灌溉用水10噸。農技員全天駐守田間,指導農戶采用“移栽一株、澆透一株、覆膜一片”的節水作業法,并啟用無人植保機進行葉面噴水補濕。“現在每天能搶栽50畝,成活率提高到85%以上!”基地負責人謝密語氣稍緩。
與煙田抗旱同樣緊迫的,是江北村三組村民的“水缸危機”。因唯一飲用水窖徹底干涸,周邊溝渠僅存的污水無法使用,16名村民面臨缺水的風險。4月25日起,關口鎮啟動“保水到缸”應急機制:每天安排1臺專用送水車,向5戶村民定點運送4噸達標飲用水。村民王麗望著廚房里滿滿的一缸水,心中滿是感激:“非常感謝政府連夜送水,解決了我們的用水難題。”
關口鎮以“節水、儲水、飲水”為核心構建長效抗旱體系,通過推廣節水技術與強化全民水資源管理意識,依托小微水體整治與水利工程維護筑牢蓄水根基,同步建立應急送水與部門聯動機制保障民生用水,將科學規劃與系統性舉措融入日常,確保旱情面前農業穩、飲水安、生態穩。
干群攜手澆筑的“抗旱堤壩”,既潤澤了關乎生計的“產業田”,也守護了承載溫度的“民生線”。在這場與旱情的較量中,汩汩清流正涌動著基層治理的為民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