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羅巍
草長鶯飛的春天,旬陽市雙河鎮西岔河兩岸的稻田里,層層疊疊的油菜花肆意鋪展,吸引了眾多游客打卡。該鎮卷棚村黨支部書記黃林權卻顧不上駐足欣賞,他正帶著鎮農業工作人員逐地塊核實油菜種植面積,通過審核后將兌付每畝150元的獎補資金。
“稻田輪作油菜后,每畝地可增收1200多元,從2022年開始推廣稻油輪作,我們村集體率先種植了85畝油菜,到今年全村落實了400多畝,受水熱條件影響只能種一季稻的秧田全部實現了收兩茬。”黃林權說道。該鎮近年來大力推行稻田輪作換茬模式,通過選派農技指導員、統一種子供應、發放化肥農藥、開展集中飛防等措施,3000余畝“冬閑田”變成“增收田”。
推行稻油輪作,是該鎮聚力糧食安全戰略,實現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舉措之一。近年來,雙河鎮立足農業大鎮“基本盤”,緊盯糧食生產增量提質,推動傳統稻米種植向輪作換茬、稻漁綜合種養等復合種植模式轉變,并結合耕地流出整改、撂荒地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等,穩步抓好大豆玉米套種面積落實,糧食生產實現量質雙增。“2024年,我鎮播種糧油作物4.1萬畝,糧油總產量達9203噸,獲評‘安康市糧油生產強鎮’。我們堅持‘五良融合’思路,發揮主體、大戶的帶動作用,用好用活激勵保障措施,加快建設產供銷體系,確保糧食生產穩產、增收、提效。”該鎮鎮長胡萬鋒介紹道。
春賞油菜花海、秋觀稻浪翻涌……推窗可見的“田園畫”,已成為該鎮推介引流的必備項目。在加快鄉村振興建設過程中,該鎮突出農旅融合發展思路,通過引育主體,打造了游龍河、早陽坪、何家灣等一批集旅游觀光、娛樂休閑為一體的農旅節點,旅拍打卡、農事體驗、采摘垂釣、趣味研學等體驗元素日趨豐富,田園風光持續變現為旅游資源,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和美鄉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