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民
近年來,旬陽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興文強旅”戰略為抓手,通過聽取專項工作報告、組織代表視察、開展專題調研、召開政企懇談會等方式持續推動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
深入調研,建好言
如何推動旬陽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一直是旬陽市人大常委會關注的重點。市人大常委會立足職能優勢,聚焦生態旅游規劃滯后、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能力不足、項目建設存在短板、宣傳營銷力度不大等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先后深入城關、蜀河、銅錢關等鎮和相關部門,了解旬陽全市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形成《關于全市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提出了加強統籌規劃、下大力氣解決基礎配套建設、深化產業融合、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等12條意見、建議,為市委決策提供參考。同時,積極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組織引導代表深入景區景點和基層一線,廣泛開展走訪調研,了解社情民意,代表們先后就基礎設施建設、文物保護、旅游規劃、政策扶持等方面提交建議98條,占代表建議總數的19%,推動了一批生態旅游項目和旅游景區的建設。
深度參與,聚合力
圍繞“興文強旅”戰略,旬陽市人大常委會切實將生態旅游深度融入人大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擔任市生態旅游產業鏈鏈長、常務副主任擔任市生態旅游產業鏈副鏈長,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聚集民智、集思廣益,共同推動生態旅游工作。圍繞全市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中華太極城4A級景區創建和老城歷史文化名城創建,組織召開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及相關工委、部分文旅經營和項目建設企業、市直相關職能部門和部分市鎮人大代表參加的人大常委會主任進家站“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聽取企業負責人和代表的意見建議,與職能部門面對面協商解決方案,破解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中的難點、堵點問題,并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梳理整理成意見建議清單,轉交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辦理。
依法履職,促實效
旬陽市人大常委會緊緊圍繞市委決策部署,對生態旅游工作進行持續監督、連續監督,組織代表視察了老城歷史文化街區、蜀河古鎮、羊山民宿、鄉村旅游示范村、太極城森林公園、“兩館”建設等工作。聽取市政府關于生態旅游產業發展情況的專項報告,依法作出了“強化規劃引領加強文旅品牌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能力、拓寬投入渠道加快景區景點建設、加強宣傳推介提高旬陽旅游知名度、凝聚思想共識形成發展活力”的審議意見。市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審議意見落實,生態旅游基礎逐步提升,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交通不斷提升,天池路、瑞蓮路、健康路改造竣工投用、崇文路建成通車,環老城棧道成為新地標,旬河玻璃人行橋正式通行,市科技館、文字石館等一批公共文化場所相繼建成投用,蜀河古鎮、“田園仙河”、水洞溝景區及趙灣華山等民宿活躍了鄉村旅游。生態旅游品牌創建得到了提標升級,旬陽市被命名為省級非遺特色示范市、陜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太極城宋家嶺創建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蜀河古鎮創建為省級旅游休閑街區,水泉坪、薛家灣分別被命名為國家級旅游重點村、省級旅游示范村,不斷擦亮“山水太極·人文旬陽”品牌。策劃并舉辦農民文化節、“炫彩旬陽”首屆新春燈會、旬河畫舫及水岸互動演出等活動180項585場次。
旬陽市人大常委會將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加強審議意見跟蹤監督,持續聚焦生態旅游“小切口”議題,推進山水太極城AAAA景區創建、老城一體保護開發等工作,助力旬陽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