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鐘艷茜 程政昀
冬日暖陽之下,旬陽市項目建設處處洋溢著激情與活力,一個個繁忙的項目工地,一幕幕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奏響項目建設“奮進曲”。
在旬陽市南山酒莊項目建設現場,項目的4號樓正在進行主體建設,施工人員搶工期、保質量、趕進度,全力以赴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南山酒莊項目是旬陽市開發利用拐棗資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點項目,將構建以富硒拐棗為紐帶的生態循環全產業鏈,打造大健康高品質生物科技高端醬香白酒產業園。項目占地65畝,新建拐棗酒生產線5條,新建機械化大型窖池40口,可實現年加工拐棗2萬噸以上,帶動20萬畝拐棗種植產業發展,惠及5萬余戶農戶,新增就業人員120余人。
“2024年10月份,項目主體進行動工,目前主要是在建設4號釀造車間,即將進行封頂工作。投試產以后,我們整個項目可具備產生260噸原酒的生產能力。”項目負責人葉作平介紹。
寒冬里,陜西同春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傳來好消息。經過近一年的籌備與測試,該公司生產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電桿正式投產。新型電桿通過低消耗、高環保等優勢,解決了傳統電桿耐久性差、重量重、運輸安裝成本高等問題。
走進該公司的生產車間,工人正在有序進行設備調試、模具安裝、成品調運等生產作業。自動化生產線上,一根根混凝土電桿被澆注成型;廠區內,運輸車輛往來穿梭,一車車成品電桿從這里出發,發往省內外。雖然多條加工生產線同時運行,但車間干凈整潔,沒有粉塵和異味。
“相較于傳統電桿,它的重量降低約50%,抗壓強度是普通混凝土的兩倍,比傳統電桿更加耐用,柔韌性更好,便于運輸和安裝。更重要的是,在生產原材料上大量使用礦渣、粉煤灰、硅灰等工業廢棄物,大幅度降低了水泥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這一新型產品更具環保效益,契合未來行業發展的方向和需求。”陜西同春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楊佳表示。
當前,新型電桿已進入試產階段,在經過設備調試達到量產標準后,基地的日產量將達到120根左右。首批生產的成功,不僅有助于企業提高自身的研發實力和生產能力,也讓綠色發展之路更加堅實。
一個個重大項目的加快推進,匯聚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旬陽市將持續推行“六個一”包抓機制,堅持清單化管理、項目化落實、工程化推進,讓重點產業聚鏈成群,產業支撐更加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