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魯延梅
近年來,旬陽市關口鎮以強農、富民、強鎮為目標,以鄉土、鄉情、鄉愁為紐帶,深入挖掘優秀資源,大力開展歸雁經濟,以人才帶動產業,以產業促進發展,賦能鄉村富民產業多點開花。
“我每天在網上接單170余單,線上線下供貨1200多斤,有二荊條線椒、福建辣椒王、北京紅等5個品種,每月營業額大概在18萬元左右。”旬陽市紅透天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薛同勇說。薛同勇是關口鎮薛莊村人,2016年因家鄉政策幫扶補貼,毅然回鄉創業,開始了自己的辣椒種植事業。近年來,他先后成立合作社和公司,主要從事辣椒收購、加工生產和銷售。目前辣椒種植規模擴大至1600余畝,落實訂單種植,帶動500余戶農戶共同增收致富。其公司所生產的“辣少帥”石磨辣椒面成為本鎮第一款上架銷售的包裝食品,同時進駐電商平臺,商品銷至全國各地。
關口鎮打造的“筑巢引雁”回引計劃,吸引了鄧瑞峰回鄉投資發展。在鎮黨委、政府傾情靠前服務下,他投資2.2億元的林麝特色養殖基地項目在關口鎮西坡村孫家埡落地開花。目前第一期智能數字化林麝養殖基地已全面建成,3月下旬可正式投入運營。不僅成為當地特色養殖的轉型項目,為村集體經濟增加了收益,更帶動了農民種植蛋白桑的積極性,為周邊村民提供100余個就業崗位,拓展了增收渠道。
在榜樣的帶動下,當地不少在外發展的能人紛紛返鄉創業。2023年,陜西貴德建筑勞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薛乾貴在關口鎮黨委政府的熱情邀請下,返回家鄉鋪溝村創業,投資2000萬元建設2000畝艾草種植基地,建成2300平方米艾草加工倉儲車間,打造一產有基地、二產有車間、三產有市場的鏈條式融合發展艾草項目。其以村企聯營方式流轉土地800畝,帶動周邊近200戶農戶分散種植1000余畝,讓群眾在家就業。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一環,產業發展離不開能人和土專家。我們就是要把本鎮在外發展的人才引回來、留下來,發揮他們在經驗、能力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做優、做精、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為鄉村旅游業、加工業、特色產業注入新鮮血液。關口鎮將持續深化開展歸雁經濟工程,深入挖掘優秀人才,用足用活政策,做好項目服務,打造客商滿意的創業環境,加強人才與特色產業的深度融合,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口鎮黨委書記向宗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