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鐘艷茜
為切實做好拐棗冬季管護工作,全面提升農戶管護水平,旬陽市林業局緊抓冬季林業管護的關鍵時期,走進田間地頭“把脈問診”,進行“點對點”指導服務,為來年產業增產增收打好基礎。
趁著天氣晴好,旬陽市林業局拐棗技術服務隊來到段家河鎮彌陀寺村開展拐棗高產管理技術培訓會,就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進行詳細講解,提高農戶種植技術水平。
拐棗是彌陀寺村的主導產業,從2017年開始,該村集中建設精品拐棗示范園,連片種植拐棗1500余畝,達到了人均一畝園、無處不拐棗的規模。該村村民梁計獎就是在政策的帶動下,一個人種植了十畝地的拐棗園。今年是拐棗掛果的第一年,從建園到管護,不間斷的培訓服務讓她的信心始終很足,并摸索出林下套種中藥材的雙收益之路。
“我們種了十幾畝,今年收了五六千斤拐棗。林業局一直幫我們,春夏秋冬都來給我們指導。農民都很高興,很歡迎。”梁計獎說。
旬陽市現有拐棗總面積40萬畝,該局始終緊貼農村實際和農民需求,零距離送服務到田間,不斷鞏固建園成效,發揮林業產業聯農帶農作用,讓農民安心種下一片片生態林、致富林。今年該市共抓拐棗管護重點示范村50個,管護面積達4萬畝。
“我們圍繞旬陽拐棗產業發展,組建了拐棗技術研究團隊,深入拐棗重點鎮村開展送技術、送服務、送物資‘三送’活動,在實際行動中體現為民辦實事、解民憂,以加強產業管護,提升農民經濟收入為主要目的,推進全市林業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旬陽市林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向甲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