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明)近年來,旬陽市雙河鎮把“三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通過公司引領、基地示范、農戶增收的有效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種養模式,逐步形成種養生態循環體系,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走進旬陽市祥晟現代農業園區,四周綠蔭環繞、道路干凈整潔,映入眼簾的是幾間偌大的養殖廠房,廠房內膘肥體壯的當地牛正津津有味地咀嚼著草料,師傅們一邊用噴水清理園區降低溫度、一邊將上好的草料一鏟一鏟送入牛槽中。園區工作人員龐其樹說:“我們這個草料從地里砍回來,用粉碎機粉碎,粉碎好以后上到牛槽里面讓牛吃,不添加任何飼料,這類牛肉是最好的。”
在牛棚的對面,烏雞的伙食同樣沒有落下,師傅們將金黃的玉米粒放入機器中打碎,投入雞舍中,一只只烏黑透亮的小雞活蹦亂跳、爭先吃食。據園區負責人劉軍介紹,該園區一直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在大力發展牛、羊、豬、雞等產業的同時,還在園區周圍種植了百畝水稻,將秸稈收割后就拿去喂牛、喂羊,產生的糞便用來施肥,探索走出一條“以種供養、以養促種”的循環產業發展新路子。目前,園區以合作社為依托,采取基地+農戶+合作社的方式帶動當地農戶35戶121人增收致富。龐其樹說:“我是當地的村民,在這兒打點工掙點零花錢,我感覺到很滿意,一個月能掙個2000到3000塊錢,還能學點好技術。”園區立足現有基礎,以帶動一個產業、發展一方經濟、致富一幫農民為目的。目前已在雙河鎮平河村建設養殖基地300畝,配套建設綜合辦公室150平方米,黑豬圈舍500平方米,山羊圈舍600平方米,水電路設施齊全。放養本地山羊500只,黑豬300頭,飼草種植100畝。
“今年計劃引進40頭本地牛,計劃組建林下養殖基地200畝,種植基地140畝,建設年加工500噸草料生產線1條,配套建設相關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繼續擴大園區規模,增加種養收入。”園區負責人劉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