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昊東)近年來,旬陽市仁河口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積極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努力打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生態良好、宜居宜業的美麗家園。
8月2日,走進橋上村村民梁祚能的小院,滿眼都是錯落有致的綠色,花木茂盛,農具整齊,地明窗凈,令人賞心悅目。而在開展最美庭院活動之前,這里環境可是臟亂不堪,當時家家戶戶還堆著土堆,把生活垃圾和牲口糞便都堆起來漚肥,表面再覆上一層草木灰,雖然能吸收部分臭味,但是依然有些熏人,一下雨就污水亂流,衛生環境十分惡劣。
為了讓群眾從“要我干凈”到“我要干凈”的思想轉變,橋上村做了很多努力,通過會議動員、入戶走訪、帶頭幫干等形式,積極宣傳教育,引導村民革新觀念、革除陋習。讓村民了解改善人居環境對預防病毒傳播、美化家園的好處。梁祚能和鄉親們也開始主動配合清除了土堆,種上了花草。環境的美化帶動了村民衛生習慣的改善,以往村民垃圾都是隨手一扔,隨地吐痰,甚至隨地小便也時有發生。而現在,誰也不想破壞整潔美好的村容村貌,垃圾分類逐漸在村里流行起來。
“最美庭院”活動是仁河口鎮持續提升鄉村人居環境打造美麗鄉村系列活動的一個縮影。仁河口鎮通過建立“領導抓點、干部包村、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環境整治工作機制,探索出“黨建+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子,全鎮黨員干部作為美麗村莊的“排頭兵”,從領導干部帶頭到部門聯動,再到全民廣泛參與,助力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扎實推進。
小廁所,大民生。農村廁改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仁河口鎮將其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有力有序開展農村三格式無害化衛生戶廁新建改造。2021年起,仁河口鎮組織各級干部舉辦培訓班,并印發了廁所改造工作指南、技術規范標準,對有意愿、有勞力的農戶,由農戶對照標準規范自建,指導員跟進指導;對有意愿、無勞力的農戶,由村委會協調第三方施工隊,統一規劃、統一標準、跟進指導修建。
仁河口鎮不斷擦亮鄉村靚麗底色。今年以來,仁河口鎮累計動員群眾500余人,改建農村廁所600余戶,清理農戶“三堆”20余處、殘垣斷壁1000余米、廢舊房屋20余間、各類生產生活垃圾50余噸;以“三榜一通報”為載體,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由“一時美”向“長久美”轉變,由“大整治”向“精細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