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常波)近日,陜西省學雷鋒志愿服務工作推進會在西安市召開,旬陽市“聲入人心”文明實踐項目獲得省第一屆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一等獎。據悉,這是我市唯一一支應邀參加本次會議的志愿服務組織。
近年來,旬陽市把傳播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文明實踐的首要任務,結合農村基層實際和群眾生產生活需要,策劃推出“聲入人心”文明實踐服務項目,建立起“唱紅歌+理論宣講+有獎知識競答+實地體驗”模式,讓理論“春風化雨”、宣講“聲入人心”,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建強組織,讓宣講隊伍“壯起來”。堅持專職與兼職相結合、部門與基層相結合原則,由旬陽市委黨校11名骨干教師和全市遴選的18名黨員干部組成的理論宣講志愿服務團隊,通過“院壩會”“板凳會”、田間地頭交流等方式,與群眾零距離講解,先后選派骨干宣講員參加中央黨校培訓班2期,選派4名專業教師到省市黨校培訓賽教,舉辦理論骨干培訓班參訓人數430人次。
豐富題材,讓宣講內容“實起來”。堅持分層次、按類別開展宣講,實現宣講內容與聽眾需求有效對接,面對黨員干部,重點宣講黨的創新理論,樹立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面對農民群眾,重點宣講惠民政策,引導群眾用勤勞雙手創造美好生活;面對中小學生,通過講述精彩的歷史故事、紅色故事,引導青年學生永遠聽黨話跟黨走;面對企業員工,將黨的理論與企業文化有機融合,提高員工吃苦耐勞精神,提升企業凝聚力,市理論宣講服務隊先后深入基層一線宣講137場,各鎮各單位宣講400余場次,惠及10余萬人次。
創新載體,讓宣講方式“活起來”。根據宣講場所、內容和受眾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組織方式吸引更多的群眾參加。會議報告式,內容偏理論化,主要針對鄉鎮、部門黨員干部群體;站立聚集式,人員相對較多、年齡層次不同時,在社區或村文化廣場,宣講人員站在群眾中,面對面宣講;微型黨課式,利用“微視頻”形式錄制6至8分鐘的黨課,提高吸引力,擴大宣傳覆蓋面;田間地頭式,志愿者同群眾拉家常,在了解民意的同時宣傳普及黨的各類方針政策,實現理論育民、理論惠民。
互動參與,讓宣講模式“火起來”。建立“唱紅歌+理論宣講+有獎知識競答+實地體驗”模式,讓群眾愿意聽、聽得進、記得牢。宣講前引導大家齊聲合唱經典紅色歌曲,表達對黨、對祖國、對新時代、對美好生活的歌頌與贊美;在宣講過程中,圍繞黨史、黨的理論、熱點問題等開展有獎知識競答,激發了黨員群眾的學習熱情,檢驗了學習成果;在宣講后注重依托本地紅色資源、教育基地、產業園區,結合不同宣講對象,帶領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實地觀摩體驗,凝聚起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思想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