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馮媛)近年來,旬陽市根據普法和基層社會治理實際,以打造“1鎮 22 村6個樣板”普法依法治理示范點為抓手,積極探索實踐“334”鎮村普法依法治理模式,創新開展基層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為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對于示范鎮,完善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務機制、完善“三力聯調”多元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完善普治并舉社會治理機制;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建立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平臺;做到有固定法治文化陣地、有法治宣傳教育培訓中心(基地)、有綜治(矛盾糾紛調處)視頻連線指揮中心、有黨委政府法律顧問。
同時在示范村,完善村級便捷高效公共法律服務機制、完善村(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和平安建 設機制、完善“四議兩公開”村級重大事項決策機制;開展法治宣傳宣講活動、開展普法宣傳教育進村入戶活動、開展法律服務惠民活動;做到有固定法治文化陣地、有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有 3-5個農村“法律明白人”、有“一村一法律顧問”。
“334”模式開展以來,健全了基層普法依法治理體制機制,完善了鎮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目前已建成21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309個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通過“一站式”服務使法律咨詢、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更加方便、快捷、精準、高效,一般矛盾糾紛得到及時有效化解,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不斷增強。
通過“334”模式,該市目前共遴選培養1173名鄉村“法律明白人”,309個村(社區)實現全覆蓋;選聘上崗后繼續寫實做好“后半篇文章”,積極引導鄉村法律明白人參與法治實踐,充分發揮普法宣傳宣講員、矛盾糾紛調解員、鄉村建設參謀員“三員”作用,助力鄉村和諧穩定。
截至目前,該市本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已實現全覆蓋,安康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達到189個,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已成功創建1個。“334”模式使得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得到有力加強,推動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實現新躍升,助力法治鄉村建設走深走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