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富濤 張典明
跳廣場舞、打太極拳、跑步、游泳、騎車、打球……不管是晨曦微露,或是落日余暉,在旬陽市城市廣場、公園、社區、步道、晨晚練點、漢江,每天都有大批鍛煉健身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盡情享受著運動帶來的健康與快樂。這些場景,僅僅是旬陽市體育健身運動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旬陽市以打造體育強市、建設“健康旬陽”為目標,深入實施全民健身戰略,不斷提升體育公共服務水平,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體育設施建設等方面全面推進,美麗的太極山城儼然成為一座充滿活力的健身之城。
健全機制 建強隊伍
“群眾健身需求在哪里,健身組織就建到哪里”,這是旬陽市委、市政府普及推廣全民健身運動的決心和承諾。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至上”理念發展體育事業,全力推動群眾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先后出臺《旬陽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旬陽市全民健身設施規劃》,成立全民健身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旬陽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了體育總會等17個單項體育協會,各鎮設立文體站,村(社區)組建體育輔導站,很快形成了以市體育總會為龍頭,單項體育協會為依托,鎮文體站為骨干,體育輔導站為基點的市、鎮、村(社區)三級健身組織服務網絡體系,培訓123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每個健身站點配備1至2名健身指導,帶動群眾開展健身運動。目前,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0%以上。
活動常態化 賽事品牌化
全國太極拳(劍)交流大賽在旬陽舉行、陜西省健身氣功站點聯賽在旬陽舉行、陜西省社會體育指導員交流展示大賽在旬陽舉行、安康市第十七屆運動會青少年足球聯賽在旬陽舉行……全民健身常態化、賽事品牌化積攢了厚實的體育基礎,使一項項體育大賽落戶旬陽。
旬陽市第一屆職工運動會廣播體操展演合影
在推進全民健身運動中,旬陽市堅持用“兩條腿走路”。一是常態化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讓群眾“動”起來。通過協會搭臺辦活動、社區舉辦運動會、單位開展職工運動會等,做到周周有活動;舉辦游泳、冬泳、龍舟賽等水上活動系列賽、太極拳系列賽、全民健身運動會系列賽等,做到月月有比賽。你方唱罷我登臺,帶動市民天天有健身。二是打造體育健身品牌賽事,讓旬陽“名”起來。多次承辦全國太極拳邀請賽、陜西省太極拳比賽、安康市太極拳比賽,組隊參加省內外太極拳健身交流大賽,“全國太極拳之鄉”創建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舉辦“暢游漢江”冬泳邀請賽,每年有五六百名省內外游泳愛好者前來參賽,隨之興起的槳板、皮劃艇、賽龍舟、水上樂園等體育項目也深受廣大水上運動者喜愛。太極健身、水上運動已成為漢江之濱、太極山城的群眾性健身項目。
智能化設施 多元化供給
“群眾生活在哪里,政府就把健身設施建設到哪里,現在我們在小區里、公園里、河堤邊,到處都能鍛煉,方便多了。”65歲的市民張女士大清早背著太極劍,精神矍鑠地說。家住城關鎮黨家壩社區的太極城跑團成員王先生每天都要趕在早上8點前跑完步再去單位上班,“每天朋友們一起吆喝,時間長了就養成鍛煉的習慣了,現在鍛煉也方便,我現在一天不運動的話,就感覺身體好像不舒服。”
2022年旬陽市足球U12代表隊榮獲女子組第一名、男子組第三名
旬陽市開展職工體育鍛煉達標測驗活動
近年來,旬陽市政府按照“全面覆蓋、全民受益”原則,累計投入9億余元,建設縣、鎮級公共體育設施“七個一”“三個一”工程,建成主城區太極城森林運動公園、濱江(河)運動公園、全民健身運動場、健身廣場、健身步道、社會足球場等。全市現有健身場館845個,場地面積93.82萬平方米,人均2.04平方米,城區、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
積極推進“智慧健身”進公園、進社區。建成城區濱河公園、太極城森林公園塑膠健身智道、黨家壩社區建成智慧健身中心……2018年,旬陽市智慧健身設施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并成為全國首批智慧健身試點縣。
鏈條式培養 高質量輸送
競技體育要發展,人才培養是前提。旬陽市高度重視體育人才培養,制定《旬陽市優秀運動員教練員獎勵實施辦法》,通過課堂教學、傳統特色校、市縣訓練基地三個陣地,完成體育后備人才培養輸出。2022年,旬陽市輸送的省級運動員邱唐艷榮獲省運會摔跤項目金牌,國家級運動員徐星葉榮獲全國賽艇錦標賽金牌。
抓好學校體育教學。落實國家體質健康標準,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三操一活動”,培養學生體育精神和基本體育技能。
全民健身日健身展演系列活動
培育體育特色傳統學校。制定《旬陽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管理辦法》,以體育傳統項目校為抓手,打造特色體育項目,培育體育特長生。
建設體育訓練基地。以體育項目訓練基地為依托,以少兒體校為主體,加大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力度,近年來為國、省輸送徐星葉、邱唐艷、劉增旺、呂宗慧等優秀運動員6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