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邱小雪)截至9月23日,旬陽市神河鎮10個村級集體經濟累計創收57.74萬元,全面高質量完成村集體經濟“消薄”攻堅任務。
其中,9個村收入超5萬余元,1個村收入達11萬余元,這張亮眼的成績單,標志著該鎮村級集體經濟全部“脫貧摘帽”,在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下,村民迎來了發展紅利。
召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消薄”攻堅行動工作推進會
今年以來,神河鎮堅持黨建引領,高位推進,通過清理“三資”,建立清單,摸清村集體經濟家底;盤活“三資”,強化管理,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以“數字鄉村”保底,傳統烤煙補短,特色產業壯體,盤活資產租賃,經營主體分紅等舉措,打好村集體經濟“消薄”組合拳,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身“造血”功能,拓寬增收渠道,促使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越走越穩。
加強組織領導,高位推進。該鎮成立了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村支部書記、第一書記為成員的“消薄”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以鎮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抓,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格局,指導和督促各村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合力規劃發展思路,協調各方資源,確保增收路子穩,能見效。同時制定下發了《神河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消薄”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實施步驟,確保各村高效統籌推進。
分管領導到村指導“三資”領域突出問題整治
全面清理“三資”,摸清家底。按照開展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權移交的有關要求,該鎮成立了“三資”清理指導組,由分管領導帶隊對鎮財政所代管的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質資金和2016年以來上級部門投入脫貧攻堅形成的資產進行全面指導梳理,查明現狀、存量,對符合移交及時向村集體組織進行移交,建立村級“三資”清單,全面錄入“三資”管理臺賬,全面摸清摸實家底。同時充分運用村集體“三資三化管理”平臺,落實專人負責平臺運行,嚴格落實“四檔三級”審批制度,嚴格落實村級集體經濟賬戶專戶專用。
各級領導在神河調研“數字鄉村”工作
盤活用好“三資”,做大“蛋糕”。各村根據“三資”情況,結合村情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接地氣”的經營方案,2022年度在柳林村“數字鄉村”成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全鎮大力推廣“數字鄉村”建設,截至目前全鎮6個村累計發展“數字鄉村”用戶264戶,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10萬余元;傳統烤煙補短,特色產業壯體。屋場、臺子、金河口社區依托土地條件,因地制宜,村集體經濟發展烤煙,集體收入8萬余元。灣寺、夏家院村發展香菇產業,金河口社區發展黃桃等特色林果,通過土地流轉增加收入4萬余元;支部引領,能人投資。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豐家嶺粉條加工廠、王義溝社區拐棗酒廠、金河口社區黃桃產業、國樺農林科技有限公司香菇、羊肚菌培植、烤煙基地化種植等作為產業發展的主要抓手,促進村集體經濟多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