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許明成
盛夏時節,一番雨水滋潤的旬陽市棕溪鎮,天高云淡,草木青翠,到處都是一幅煙旺農忙的豐收景象。
在呂槽村,沿著蜿蜒盤旋的通村公路,舉目遠眺,在兩山夾一溝的山坡山梁上,到處都是一坡坡煙田。顆顆壯實的煙株已半人高了,厚實的煙葉已在煙田牽手成蔭,透著喜人的油綠!
“張書記,這大中午的您也不休息呀!你把這煙田管理得可真細致,看著就是好收成。”雖是驕陽當頭,但勤勞的煙農們都忙著在給煙株除草、防蟲、疏葉……村黨支部書記張多平也正在自家的煙地打煙頂。“張書記、老李、老王都下來歇一會吧。” 入村來訪的鎮煙草技術員招呼著大家。樹蔭下,一群煙農、鎮村干部、技術員圍坐在一起。
“這是防煙蟲的藥,這是防煙葉病癥的藥,這是使用說明書。”說著煙草技術員掏出一沓煙草技術宣傳單指導著煙田管理,并了解著近期煙葉開烤情況。
“從煙的長勢看,今年已鎖定八成的豐收,我們呂槽村是后山村,因地制宜發展煙草產業有優勢,一是全村海拔高、空氣好、氣溫低,適宜種植。二是在技術上經過這么多年的探索總結,已有了豐富的經驗,所以煙草還是全村首選的好路子,要精耕細作,精益求精,不斷做強做優,提質增效。”看到豐收在望的煙苗,張多平欣喜地暢談了起來。
“近期煙田就是要防好病癥和蟲害,我搶抓半個月前的雨水墑情及時追了煙肥,這塊煙地長勢不錯,馬上就要開烤了,我隨時注意著煙葉的成熟情況,不青不老,適時采收,一定能烤出好煙葉……”呂槽村村民譚從會是資深的老煙農了,過去靠著興煙供應出兩個大學生,現在又靠著興煙蓋起了一座樓房,說起栽煙他很有信心。
一村一戶做實基礎,栽成氣候,形成規模,打響品牌,不斷提高技術,科學興種這是呂槽村煙草成功的秘訣。通過支部引領帶動,黨員干部帶頭示范,打造五聯建烤爐群,建設煙草示范村,今年呂槽村種植煙草達1000多畝,是棕溪鎮名副其實的千畝“煙王大村”。
人勤煙業興,夏盛煙景濃。呂槽村的煙草發展只是棕溪鎮煙草生產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棕溪鎮立足實際,因地制宜,開拓創新發展煙草產業,通過規模化、科技化、現代化路徑,不斷深耕煙草產業,厚植煙草文化,做強煙草大村大戶,提高質量效益,走出一條靠山興煙、人煙交融的振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