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夏平莉
9月27日,漢江水再次席卷蜀河街道,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嚴峻考驗,全鎮上下一心用責任和擔當構筑起防汛防洪的“銅墻鐵壁”。
及時果斷的洪災應對
27日下午4時,蜀河電站通知預計下泄洪水將達到11000m3/s,鎮防汛指揮部立即發布一號令,鎮黨委領導帶領鎮村兩級干部入戶,幫助河堤內外住戶搬運轉移物資,四小時后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
爭分奪秒是此次蜀河鎮防汛工作的真實寫照。28日凌晨2時40分,洪水下泄11200m3/s,呈上漲趨勢,鎮防汛指揮部隨即發布二號令,嚴陣以待的防汛工作組立即投入搶險工作中,凌晨4時17分,12000m3/s洪水過境,主街道內側住戶已全部完成轉移。
凌晨4時30分,雨量驟增,已經疲憊不堪的防汛工作組再次接到下泄洪水將超過13500m3/s的通知,面對蜀河電站入庫洪水持續攀升,下泄流量的激增,鎮防汛指揮部決定發布三號令。來不及休息,沒有絲毫猶豫,所有工作隊員再次投入救災搶險工作中。8時整,洪水下泄13500m3/s,里街內外住戶全部撤離完成。
“今年已經是第五次轉移撤離了,每次防汛工作任務重、時間緊,雖然累,但只要群眾安全,我覺得怎么都值得。”滿臉夾雜著汗水與雨水的曹顯磊說道。
4小時、101戶、283人;14小時237戶,593人;5次撤離641戶、1725人次。撤離速度一次次刷新的背后,是蜀河人民一次次同自然災害作斗爭永不服輸的真實寫照,是黨員干部對群眾生命安全的重視,是為民服務初心的堅守。
科學合理的撤離方案
針對蜀河集鎮洪水災害頻發,蜀河鎮防汛辦制定了搶險預案及撤離安置包抓責任清單,成立6個搶險轉移工作組,劃分包抓地段、撤離責任單位,明確排查責任人、撤離責任領導,設立安置地點,保證救災工作有規可循、有人可依。
為有效應對洪峰過境,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人力浪費,根據以往抗洪經驗及蜀河電站洪水下泄不同時段水位,蜀河鎮制定了專項應對方案:漢江流量為8000m3/s(水位約達到202.5m高程,呈上漲趨勢),抗洪搶險工作組由蜀河鎮防汛指揮部統一集結調度,鎮指揮部發布汛期通告,宣布鎮區進入緊急防汛期;當漢江流量為10000m3/s(水位的達到204.5m高程,且呈上漲趨勢),鎮指揮部發布一號令,第一、第二工作組和搶險車隊投入工作,及時撤離下街內外河堤住戶人員,交警隊負責限制道路通行;當漢江流量為12000m3/s(水位的達到206.5m高程,且呈上漲趨勢),鎮指揮部發布二號令,所有工作組全部投入工作,全部撤離主街道內外側住戶;當漢江流量15000m3/s以上(水位達到208.5m高,且呈上漲勢),鎮指揮部發布三號令,各工作組在做好主街道內外河堤全住戶撤離的基礎上,對應撤離里街內外全部住戶及蘭灘街道外住戶做好撤離準備;漢江流量達到25000m3/s,全面撤離。做到了科學制定、有效應對、按需撤離、及時止損。
無與倫比的硬核擔當
在抗洪救災一線,那些不懼危險、不怕勞苦、勇于擔當、敢于奉獻的救災人,展現出了蜀河人無與倫比的硬核擔當。
身穿紅色沖鋒服,手持劃船船槳、腳踩防汛沖鋒舟,沖鋒舟隊員穿梭在街道的小巷,為群眾搭建一條平穩可靠的撤離通道。
“浪大,叔您等我固定好船身后,你在慢慢地踏進來。姐,你上船了,快點把救生衣穿上。”沖鋒舟隊員彭飛用臂膀緊緊的扣住房梁的柱子穩住劇烈搖晃船身,一邊焦急囑咐上船群眾注意事項。對于彭飛來說,他手上拿的是船槳,肩上卻擔著沉甸甸的責任。
這僅僅是蜀河鎮組織災害自救的一些零碎片段。為了減少群眾損失、保證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無數的黨員干部挺身而出,用“我將無我”的精神境界和“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擔當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責任與擔當構筑起了防汛防洪的“銅墻鐵壁”。
全鎮群眾在對抗洪災等諸多災害時,培育出了屬于蜀河人民的斗爭精神、忍耐精神、團結精神和崛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