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萬百惠
走進旬陽縣雙河鎮泰山小區的雙河鎮新社區工廠,工人們正坐在縫紉機前穿針引線忙碌不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接續鄉村振興,雙河鎮積極引進毛絨玩具工廠落戶,社區有房住、能上班,群眾經過簡單培訓就能上崗,村民在自己家門口搖身變成有穩定收入的“上班族”。
“社區工廠是1月份建成的,主要負責毛絨玩具制作加工。今年2月份以來,陸續組織了2次免費的崗前培訓。根據訂單需求變化,每個季度都將不定期組織工人們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同時,緊跟疫情防控形勢,靈活調整用工時間,目前已經實現工廠全員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全覆蓋。”該工廠負責人賀丹介紹。
該工廠放寬本地勞動力就業條件,采取訂單式加工,主打毛絨玩具制作,產品出口歐美。截至目前,共招募在崗職工61人,其中60%屬于困難群眾。
“老公在外邊打工,公婆身體也都經不起折騰,家里的2個孩子還小,平時飲食起居主要靠我照顧,出去打工是不行的。”孫連梅說,過去由于種種原因,她一直沒有穩定收入。今年年初通過培訓,她已經成為一名熟練的工廠技術工人,每月收入穩定在2000元左右。“工資肯定是滿意的,最關鍵的是既能照顧家,又能賺錢,家門口有這份工作真的很好。”
“這里是按件計工,平均工資2000元左右,最高工資可以達到4000元。”新社區工廠為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搭建了新平臺,拓寬了創業就業渠道,增強了群眾融入感和歸屬感,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近年來,該鎮堅持“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的發展思路,積極推動龍頭小企業進園區、工廠進社區的產業布局落地生根,立足鞏固、招優、配套、提升的發展方向,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社區工廠,不斷激發群眾創業致富的內生動力,帶動更多本地群眾就業創收,為實現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奠定了堅實基礎,為鄉村振興貢獻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