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兆娟
近年來,旬陽縣林業局緊緊圍繞“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目標要求,結合實際加強生態護林員隊伍建設管理工作,從加強資金管理、強化日常監管、嚴格工作考核、規范檔案管理、健全保障機制五個方面建章立制,進一步規范了生態護林員管理工作,確保生態資源得保護,貧困人口得實惠。
一、規范選聘程序,實行一人一檔制度。檔案建立管理工作實行鎮村戶三級同步,按照生態扶貧檔案目錄整理規范。建立檔案專柜,確定專人負責生態護林員的建檔工作,確保了檔案的收集、整理、歸檔、保存齊全、完整、準確。生態護林員檔案實行“一人一檔制度”,主要包括:生態護林員選聘的文件、表冊等紙質檔案的收集整理立卷歸檔(生態護林員的申請資料、選聘的相關文件、公告公示材料、表冊、聘用合同、督查記錄、培訓記錄等),生態護林員電子信息檔案,宣傳、公告、公示、培訓及會議照片等。
二、強化日常監管,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按照“縣建、鄉聘、站管、村用”的原則,各鄉鎮確定專人負責生態護林員的日常管理工作,并探索實行生態護林員服務隊管理,按管護區域劃分生態護林分隊;在保持生態護林員管護隊伍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建立生態護林員補進退出機制, 實行動態管理。對生態護林員實行一年一聘和動態管理制度,合同期滿后,依據考核結果和實際情況確定是否續聘。
三、嚴格工作考核,靠實管護責任。考核工作是加強生態護林員管理,落實管護責任的重要手段。每月召開一次例會,村級每月召開兩次學習會議,開展經驗交流,達到相互學習、相互促進的目的。同時對所有護林員的出勤、巡山記錄等情況進行檢查,查閱護林員巡山日志,并實地走訪轄區內部分群眾,全面了解護林員履職情況。年底按合同由鄉、村兩級對護林員逐條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繼續聘用并續簽下年度合同,考核不合格予以解聘。在客觀評價生態護林員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考核結果的運用,實行考核結果與聘用相掛鉤,進一步激發護林員工作積極性,真正做到靠實管護責任,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的職能作用。
四、加強資金管理,規范生態護林員補助兌現。為了便于生態護林員管護補助發放,按照“一次撥付、按月發放”的原則,由縣財政將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按每人每年5000元的標準一次性撥付到鎮財政,由鎮財政通過生態護林員的“一卡通”按月考核發放,并及時將每月工資發放花名冊和金融系統成功清單報我局審核備案。
五、健全保障機制,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建立了生態護林員隊伍穩定增長機制,在保持原有生態護林員相對穩定基礎上,積極爭取生態護林員指標,全縣生態護林員由2018年的580名增加到現在的3442名,生態護林員隊伍穩步擴大。規范基礎保障。縣上籌資近40萬元,為全縣3442名生態護林員統一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配備了護林工作馬甲、袖章、遮陽帽,等巡護裝備,印制了上崗證、聘書、門前公示牌、護林日志、護林員工作手冊等一套工作資料,修訂完善了《旬陽縣生態護林員選聘實施方案》、《旬陽縣生態護林員考核管理辦法》、《旬陽縣生態護林員工資兌付辦法》、《旬陽縣護林員檔案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定期對全縣生態護林員開展集中培訓,提高了生態護林員履行職責及自我發展能力,提升了護林隊伍防范意外能力和標準化建設水平,實現生態保護和林業精準脫貧“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