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彭紅梅)近日,筆者從中國農業部官網獲悉,旬陽拐棗正式通過地理標志認證,填補了該縣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的空白。
旬陽縣地處秦巴腹地,水土及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拐棗生長,經多年發展,逐步形成了神河、銅錢關、小河、棕溪、關口等拐棗產業基地鎮,彌陀寺、王義溝等20個千畝示范村。截止2015年底,全縣栽植總面積達7.8萬畝,年產量3.9萬噸,太極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茂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天正釀造有限公司三家拐棗深加工企業迅速崛起,拐棗深加工技術研發領先全國,推出的漢瀾拐棗濃縮汁、高昇起拐棗酒、康硒拐棗醋購銷兩旺,引領全縣拐棗實現了產業化發展。按計劃,今年將新增拐棗栽植面積2.5萬畝。
為了進一步提升旬陽拐棗產品知名度和市場認知度,助推產業快速、高效發展,該縣積極組織申報了拐棗地理標志認證。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被確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程序和條件,準予登記,并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成為全縣首個通過地理標志認證的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