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醫生為老人測量血壓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治乾)“張醫生,我早上一起來就感覺頭昏眼花的,請你過來幫我看看”。11月3日一早,旬陽縣棕溪鎮瓦房村剛剛起床的村醫張治英便接到同村張隆琴老人打來的電話。“嬸子,您的血壓是172/109mmHg,怎么突然升高了呢,是不是沒有按時服藥啊?”一到老人家中,張治英顧不上休息邊為老人測量血壓邊詢問老人身體狀況。當得知老人的降壓藥因不慎受潮時,她便從藥箱里拿出已備好的降壓藥讓老人服下,告訴她要按時服藥,定期檢測血壓。
張治英所在的村共有403戶1346人,其中患有高血壓病的就有103人,糖尿病患者6人。“我在這里服務了二十多年,對村里老人的身體情況都比較熟悉,他們都有我的手機號,有了病都會隨時打電話。”張治英說。她告訴筆者,自2014年以來,鎮村實行了醫療服務一體化,建立了由一名全科醫生(村醫)、一名公衛人員和一名護士服務一村的責任醫師團隊簽約服務,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安全放心的醫療服務。她們村就有近200戶600多村民開展了簽約服務。
近年來,旬陽縣把深化醫改工作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落實政府辦醫主體責任,提升財政保障水平。充分發揮全科醫生作用,全面推行“責任醫師團隊”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效推進,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截至去年底,已建立責任醫師服務團隊105個,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居民累計達14.3萬人。今年以來,該縣在鞏固責任醫師團隊服務、加快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實施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育齡婦女、留守兒童、殘疾人、貧困家庭等重點人群為主的簽約服務,采取“3+1”的服務模式,即一名家庭醫生、一名公衛專干、一名護士為村(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加一名醫聯體專家作為技術指導。向簽約對象提供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衛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務。讓老百姓不出村即可得到常見病與慢性病診治、健康咨詢和指導。同時,以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立為抓手,充分發揮醫聯體作用,逐步向簽約居民提供二級、三級醫院轉診綠色通道、預約專家號、預留病床等服務內容,不斷豐富簽約服務內涵。
“如今,慢性病患者越來越多,高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的大齡孕產婦等重點人群都需要我們醫護人員精心提供醫療服務。近5年來,為了加快深改步伐,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我們充分利用‘萬名醫師培訓’計劃,向鎮村輸送全科醫師165名,并通過‘百千萬’人才培養培訓計劃,向基層招錄和培養技術人才,為主動服務、上門服務提供了人才保障,也解決了居民健康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縣衛計局副局長張義梁說。下一步該縣將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聯體建設、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務,逐漸引導居民形成“小病在社區、大病到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就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