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黃鵬)旬陽為加快推進社會辦醫療機構成規模、上水平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醫療衛生計生服務需求,多措并舉,加快社會辦中醫類機構發展,鼓勵社會力量舉辦以康復、養老、護理、臨終關懷等為主的醫療機構。
放寬準入條件。明確并向社會公開公布舉辦醫療機構審批程序、審批主體和審批時限。按照“非禁即入”原則,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審批事項,整合社會辦醫療機構設置、執業許可等審批環節,進一步明確并縮短審批時限,不新設前置審批事項或提高審批條件,不限制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經營性質,為申辦醫療機構相關手續提供一站式服務。
減少審批限制。不將社會辦醫療機構等級、床位規模等作為確定配置大型設備的必要前置條件,重點考核機構人員資質與技術服務能力等指標。優化大型設備配置使用程序,簡化流程。嚴控公立醫院超常配置大型醫用設備;社會辦醫療機構配置大型醫用設備,凡符合規劃條件和準入資質的,不以任何理由加以限制。
拓寬扶持渠道。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支持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承接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以及政府下達的相關任務,并逐步擴大購買范圍。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急救網絡,執行政府下達的指令性任務,并按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待遇獲得補償。積極探索建立對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舉辦者的激勵機制。
優化發展環境。將社會辦醫納入合療定點范圍。將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納入合療定點范圍,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政策。不將醫療機構所有制性質作為合療定點的前置性條件,不將以合療定點機構數量已滿等非醫療服務能力方面的因素為由。
規范收費政策。清理和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在各類收費項目方面,對社會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相同的收費政策和標準。
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對社會辦醫療機構負責人及有關管理人員的培訓,促進規范管理,提高經營水平。加大醫療機構信息公開力度,定期公開公布區域內醫療機構服務情況及日常監督、處罰信息,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