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春天,陽光燦爛,油菜花開,春意盎然。家住珍珠村的劉庭有沒有出去打工,“只是種好魔芋,就掙到了大錢,照顧了家人還幫帶了貧困戶。”
去年以來,通過實施精準扶貧各項工作,旬陽縣金寨鎮珍珠村基礎設施、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在此基礎上,該村利用當地氣候溫潤潮濕、林地多樣豐富,適宜發展魔芋產業的資源優勢,通過“合作社+農戶+公司”模式,帶動群眾積極發展魔芋產業,幫助貧困群眾選準魔芋種植為主導產業,為貧困群眾找準了致富門路。
劉庭有說:“通過種植魔芋,我們村戶均增收30000元以上。”魔芋的畝產量是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灌溉、施肥多少有很大關系,所以畝產量也不是完全確定的。一般土地畝產量在2000公斤到6000公斤左右,選精品種子,規范種植,科學管理,畝產可達到8000公斤到12000公斤。按市場價群眾每種一畝魔芋,就能收入11000元,這樣算下來,如果種上5畝,就能收入5萬多塊錢哩!
發展魔芋生產,首先要發展種芋生產,備足種芋。近些年,珍珠村采用“根狀莖二年促成栽培法”,以農戶為單位,實行種子田和大田分開,抓好商品芋生產的同時,重視發展種芋生產,重點做好種子田和大田的田間管理,“以慢求快,以慢求好”,所有今年魔芋得到大豐收的美好局面。珍珠村通過發展魔芋產業幫助貧困村群眾增收脫貧,成效顯著,被該鎮確定為產業帶動型精準扶貧示范村。這種示范帶動很快在該村顯現出巨大的效應。合作社+農戶+公司,大戶帶小戶,干部幫群眾,成為該村增收脫貧一條好路子。
同時,該鎮鎮積極協作,逐步開展魔芋種植等相關技術培訓,并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在摘掉貧困群眾貧困帽子的基礎上,引領群眾走上一條可持續增收的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