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菊花)新年新氣象,新風新時尚。今年春節,在旬陽,在到處充斥的喜氣洋洋的年味兒中,令人驚喜的是,隨處都可以看到移風易俗的新風景,隨著“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之風的盛行,春節人們的餐桌上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以往每年回老家過除夕,家里都要做滿滿一大桌的菜,大魚大肉等傳統菜一樣不少,往往很多菜吃不了都有剩余。可今年,油膩的魚、肉換成了清淡的蔬菜和土特產,吃起來格外有家的味道”。每年從外地趕回老家過年的小陳深有感觸地說。
小陳家的餐桌變化,是旬陽節日飲食的一個縮影。在旬陽傳統的過年習俗中,親朋好友團聚都講究“年年有余”,可逢觥籌交錯間嘮嗑敘舊往往成了“主旋律”,滿桌的飯菜大多成了“擺設”,難免會帶來舌尖上的浪費。可喜的是,今年春節所到之處,發現餐桌上的食品不再是為了撐面子搞攀比、講排場,基本上都是符合大眾口味的幾樣地方特色菜,尤其是像豆腐干、臘肉、魔芋豆腐、甜稈酒等土特產頗受青睞,“有余”變“光盤”,盛宴不再成“剩宴”。
在春節期間,從菜市場銷售的情況看,顧客選購的商品與平日里并無明顯差別,魚鴨肉類也沒明顯增長,時令新鮮蔬菜仍是采購的“首選”。而在一些飯店里,菜品也明顯樸素了很多,選菜時,服務員還會根據人數多少溫馨提示點餐的份量。在旬陽,這種隨處撲面而來的舌尖上的勤儉之風,讓這個年味顯得愈發濃烈、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