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 (通訊員 王振勇) 干部微信群曬業績,外出公務把名簽,成為干部工作新常態,自治庸治懶、整治社會不良風氣活動開展以來,黨員干部能以身作則,白天下村,晚上學習,打牌娛樂、公款吃喝幾乎沒有市場,門前垃圾少了,鄰里糾紛少了,越級上訪少了,鄰里幫扶互助,新事簡辦成了人們新的生活方式,這些改變正是揚正氣樹清風道德建設系列活動帶來的可喜變化。
宣傳造勢,德善理念深入人心。鎮黨委出動宣傳車50余場次,單位LED屏幕播放誠信宣傳標語150余天,微信朋友圈每天至少分享3條德善小故事,共召開群眾座談會120余場次,政府網站更新文章40余篇,制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大型戶外廣告牌10余幅,廣泛宣傳縣、鎮揚正氣樹清風、整治社會不良風氣的方案,發布先進典型及失信紅黑榜事跡材料,不間斷地宣傳造勢,讓誠信理念深入人心,教育人們崇德向善、孝親敬老,讓人們在娛樂中反思,反思中進步,德善觀念深入人心。
創新載體,讓德善行動影響干部群眾的行為。一是把揚正氣、樹清風,整治社會不良風氣與道德講堂、村(社區)善行義舉榜評定、石門好人評選、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結合起來,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培養和發現群眾身邊的典型,曝光一批失信失德的行為和人員,今年共開展道德講堂40余場次,村(社區)評定善行義舉52余人次,曝光1起午逆子等失信失德人員,評選石門好人52余人次,十星級文明戶參評人員2600余戶,超85%的參評率。通過收看閱兵式,重陽節敬老志愿服務活動,法治旬陽第五屆農民文化藝術節等文藝活動的影響和教育,讓誠信、德善影響干部、群眾的行為。二是開展治庸治懶,提高黨員干部的工作效能和為民服務的自覺,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整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問題,集中學習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制定《石門鎮干部下村工作十項規定》,健全完善鎮村干部管理制度,推行干部包組聯戶工作法,嚴格村干部坐班工作制,實施《鎮、村干部紅白喜事報備制度》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處力度,讓黨員干部心中有戒,把服務群眾、謀劃工作成為自覺。三是加大村民自治進程,讓群眾養成健康、和善、誠信的習慣,修訂和完善12個村(社區)村民自治章程,配齊配硬村民監督委員會,村民一事一議、四議兩公開等群體組織,把美麗鄉村建設環境綜合治理,紅白喜事操辦、鄰里互幫、黨員志愿服務納入到村民自治《章程》之中,通過群眾代表大會、一事一議工作領導小組評判群眾誠信和失德的行為,樹立誠光榮,失信可恥的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