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曉麗 李良銀) 今年以來,旬陽縣銅錢關鎮不斷創新雙創工作機制和方法,使全鎮雙創工作呈現出亮點頻出,特色明顯,穩步推進的良好態勢。
一是工作責任夯得實。鎮、村成立分別雙創工作領導小組,鎮政府由鎮長任總指揮,由聯村科級領導親自安排指導。赤巖片區13個村(社區)配備雙創工作專職人員3名。三干會上專題安排雙創工作,明確創建責任人,簽訂工作責任狀。本年度創建省級衛生村1個,市級衛生村2個,市級衛生單位1個,縣級衛生村3個;市級園林單位2個,縣級園林單位4個。同時,落實“3+1”包抓責任,把集鎮規劃區內劃成9片30段,鎮干部按名冊包抓到住戶,形成了“千斤重擔人人挑,個個頭上有指標”的包抓責任制。
二是集中整治力度大。首先是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各包抓片區責任領導親自帶隊定期組織干部群眾開展環境衛生集中大整治,清除衛生死角。重點解決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河道亂扔垃圾、出店經營等突出問題。其二是開展車輛亂停亂放整治。集鎮道路采取“分段”臨時停車辦法,把集鎮劃分為禁停段、單(雙)邊停車段,并印發告知書給各駕駛員,對屢次不聽勸阻的由交警拍照貼罰單,并給予公開通報。
三是檢查評比抓示范。其一是亮身份、亮職責,將“3+1”包抓一覽表和包片責任牌公示上墻,并將“門前四自一包”責任落實情況、環境衛生狀況,以掛牌形式掛在各單位、住戶門頭,接受群眾監督。其二是組織“四員”交叉檢查。鎮雙創辦定期組織進行交叉檢查評比,公開“亮、賽”,建立臺賬,納入鎮村干部考核。其三是爭奪流動紅旗。對各村、各單位和集鎮內500余戶居民的環境衛生實行按月現場打分評選,對表現良好的授予“環境衛生示范村(單位)、示范戶”流動紅旗,對臟亂差者則利用微信平臺、公示欄進行公開曝光亮相。
四是注重宣傳造聲勢。首先是開展以進社區、進單位、進企業、進學校、進醫院、進農村為主要內容的雙創“六進” 宣講活動共23次,為雙創工作深入開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其次是開展機關黨員、學校紅領巾、社區居民三支志愿者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單3000余份;開展“撿拾垃圾、美化環境”志愿者活動6次,形成了“雙創工作人人抓,宜居環境共創建”的良好社會風尚。
五是資金投入有保障。全年累計投入 230余萬元用于雙創及創森工作。其中投入40余萬用于環衛工作,集鎮新配備可卸車式垃圾車一輛,箱式垃圾箱12個;新建垃圾池14個、垃圾桶50個、水沖式廁所1座,新換街道路燈15盞,鎮、村環衛保潔員工資16余萬。二是全年投資2.6萬元,進行了四次漢江水源地整治行動,對鎮域內的3條主河道實行鎮村組戶四級聯責制,確定了30名村級“河段長”,專門負責河道的日常管護巡查,疏通排水溝,河道清淤,清除道路塌方、雜草,整治污水排放等問題。投入資金3萬元用于集中整治“四亂”,拆除街道亂搭亂建雨棚和不規范廣告牌。投資65萬元建成覆蓋集鎮的總長2.9千米的污水收集管網系統,實現了集鎮生活污水處理的基本目標。投入120萬元用于綠化,創森造林面積2210畝,其中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基本綠化造林900畝,農田林網經濟林面積550 畝,鎮村森林面積760畝,以集鎮為核心的街道景觀森林綠化面積9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