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李良銀) 隆冬季節,在旬陽縣赤巖鎮各村(社區)的農家書屋里,卻是“熱”度不減,經常有群眾聚集在這里盡享“精神大餐”,汲取著豐富的“文化營養”,使農家書屋變得十分火熱。
該鎮充分發揮“農家書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素養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采取多種措施不斷擴大各類圖書的收藏范圍和數量,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學、少兒等門類齊全、數量較大的書籍。同時,配齊了專(兼)職圖書管理員,加大對“農家書屋”的規范管理力度,加強對農民的閱讀輔導,保證農民有書看、能看懂,從而極大地調動了農民閱讀書籍的興趣和激情。在赤巖社區的農家書屋里,筆者看到年近七旬的退休干部老湛捧著一本《鄧小平傳》聚精會神地閱讀著。在攀談中,他動情地說:我們這一代人是改革開放的直接見證者和受益者,要不是鄧小平,中國有可能現在還處在貧窮落后之中。鄧小平太偉大了,我要認真地了解這位偉人不平凡的人生閱歷,并教育娃們永遠感恩鄧小平。與老湛一樣愛“泡”農家書屋的人很多,不論男女老少,凡有閱讀能力的人,只要有時間,便會情不自禁地來到農家書屋,各取所需地進行閱讀,從中獲取知識和快樂。
農家書屋雖小,但卻像“冬天里的一把火”,點燃了赤巖鎮人民群眾求知的欲望,為人民提供著精神生活上的熱量,照耀著先進文化發展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