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縣連續三晚的文旅促就業促消費專場演出暨招聘活動,縣文共體充分發揮自身文化力量優勢,為活動奠定了堅實的文化基礎,使其不僅成為石泉縣文化活力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場以文旅為紐帶、連接就業與消費的民生盛宴,是落實陜西省委“八場硬仗”的生動實踐。這場集文藝表演、企業招聘、商家促銷、美食農產品展銷于一體的綜合性活動,用創新思路破解發展難題,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以文化聚人氣,為就業鋪路子。文藝晚會本身具有強大的群眾吸引力,石泉縣巧妙地將企業招聘信息嵌入其中,讓求職者在欣賞精彩演出的同時,輕松獲取就業機會。現場搭設的招聘展臺,更提供了面對面溝通的便捷渠道,既解決了企業“用工難”與求職者“就業難”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又通過文化場景的營造,降低了招聘活動的生硬感,讓就業服務更具溫度。這種“文化+就業”的模式,不僅提高了招聘效率,更讓就業政策與機會以更接地氣的方式走進群眾,為打好穩就業促增收硬仗提供了基層解決方案。
以活動旺商氣,為消費添活力。商家促銷信息的現場發布與展臺展示,打破了傳統營銷的時空限制,將消費場景直接搬到群眾身邊。美食與農產品的現場品鑒、銷售,更是抓住了“體驗式消費”的精髓,讓消費者在直觀感受石泉特色產品魅力的過程中,自然產生購買意愿。這種“看得見、嘗得到、買得著”的消費模式,不僅激活了本地居民的消費潛力,更借助文旅活動的輻射效應,吸引外來游客參與消費,為縣域經濟循環注入新動能,成為激活消費市場,打好提振消費硬仗的鮮活注腳。
以文共體為引擎,為經濟添助力?h文共體在此次活動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其助力經濟發展的作用顯著。一方面,文共體奉獻的精彩文藝節目,為活動聚集了大量人氣,而旺盛的人氣直接帶動了現場的消費氛圍,促進了商家銷售額的增長,也為企業招聘吸引了更多求職者,提高了招聘成功的概率。另一方面,文共體的參與體現了節約辦活動的理念,通過內部資源的整合與優化,有效降低了活動的運營成本。節省下來的成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促進就業和消費的環節中,從而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這種以文共體為引擎的模式,讓文化力量轉化為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動力,為縣域經濟的發展增添了助力。
以融合聚合力,為發展謀長遠。這場活動的深層意義,在于實現了文化、就業、消費的有機融合。文化作為紐帶,將企業、商家、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 “文旅搭臺、經濟唱戲、民生受益” 的良性循環。一方面,活動助力企業解決用工需求、拓寬銷售渠道,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另一方面,讓群眾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時,獲得就業機會、買到心儀產品,真正實現了 “活動惠民、發展利民”。這種多元融合的實踐,正是對省委 “八場硬仗” 中系統觀念的生動詮釋,為縣域協同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
石泉縣這場文旅促就業促消費活動,是基層探索發展新路徑的生動實踐。它不僅用創新方式破解了當下的民生難題,更以具體行動踐行省委決策部署,彰顯了 “以人民為中心” 的發展理念,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
(原標題:文旅搭臺 民生唱戲:石泉縣這場活動的多重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