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孟少猛 王利
“縣文化館的老師教我們練毛筆字,現在我已經能寫不少基本字了。”8月12日,在石泉縣城關鎮珍珠社區暑期少兒興趣班上,學員賀欣怡難掩喜悅。
這個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的暑期少兒興趣班,正源于該社區通過“文共體智慧云平臺”的“點單”預約服務。珍珠社區居委會副主任胡德芳介紹,社區聯合縣婦聯、文化館等單位,依據轄區兒童興趣與家長意見,量身定制項目、精選師資,讓文化服務實現精準、廣泛、高效。
今年以來,石泉縣創新推動緊密型城鄉文共體建設,以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數字化、融合化為方向,整合城鄉文化資源,打造“泉民文化大集市”,依托縣文共體總中心、鎮分中心、村(社區)子中心及景區景點,定期開展文化演出、活動交流、展演展覽、教育培訓、電影放映、讀書沙龍、非遺產品展銷等活動,精準滋養群眾多元文化需求,豐富城鄉群眾文化生活,讓城鄉文化資源活水涌動。
夜幕下的秦巴老街文化集市歌聲飛揚,市民游客齊聲合唱《歌唱祖國》,氣氛無比熱烈。西安游客徐月月感嘆:“石泉山清水秀,文化氛圍更濃厚!”城關鎮老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劉世元表示,社區依托文共體子中心,充分發揮2個協會、6支隊伍的文化主力軍作用,定期展演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讓居民和游客共享文化盛宴。
池河鎮金蠶文化集市同樣獨具特色,該鎮將惠民政策、孝義文化、科技知識融入文藝節目,小演員鄧博熙參演后深受觸動:“我明白了父母的辛苦,以后要多幫他們做事。”觀眾邱楊也稱贊道:“這些節目寓教于樂,對大人小孩都有啟發。”池河鎮宣傳委員劉垚介紹,該鎮圍繞“鎏金銅蠶·絲路之源”品牌,整合展館、圖書館等資源,讓公共文化服務融入日常。上半年全鎮各陣地已舉辦文化活動40余場,服務群眾超5000人次。
如今,石泉縣已構建起“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格局,推動城鄉文化資源深度融合,成功打造城關鎮、池河鎮、后柳鎮3個市級示范文共體分中心及秦巴老街、金蠶等特色文化集市,初步形成“月月有活動、季季有主題、一鎮一特色、一村一韻味”的文化景象。
“今后,我們將圍繞緊密型城鄉文共體建設要求,創新載體、拓展內涵、提升質效,推動‘泉民文化大集市’覆蓋全縣所有鎮村(社區),讓豐富的文化活動凝聚群眾,讓優質的文化成果惠及群眾。”石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何勇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