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賢卓
暑氣蒸騰,石泉縣熨斗鎮的千畝茶園在熱浪中翻涌碧波,煙葉田鋪展成綠色綢緞,紫長茄子垂落枝頭……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熨斗鎮立足山區資源差異化優勢,推進“一村一品”產業發展模式,培育特色鮮明的產業村莊,蹚出一條具有山區特色的產業發展新路徑。
走進先聯村千畝茶園種植基地,滿目翠綠盡收眼底。茶農們在茶園來回穿梭,松土、除草、修剪,歡聲笑語回蕩山間,一片繁忙景象。同期,茨林村西瓜大棚內,一個個圓潤飽滿的西瓜安靜地躺在瓜藤之間,瓜農們忙著采摘、分揀、裝筐,動作嫻熟。身處高山的麥坪村,1500畝烤煙陸續進入“采烤期”,從田間采摘到烤房烘烤,處處是忙碌的身影,滿眼是豐收的期盼。
“我們依托墊壩、茍家壩、水磨灘地理優勢,完善蔬菜大棚、加工廠房等農業設施,大力發展訂單辣椒13.5畝,大棚羊肚菌72畝、大棚西瓜50畝、大棚葡萄20畝,力促蔬菜產業成為群眾增收的核心支柱和主導產業,形成規;、特色化種植格局。”茨林村黨支部書記張義超介紹道。
據悉,茨林村、沙灣村、劉家灣立足交通便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的優勢,重點發展蔬菜種植,通過引進優質品種、學習先進種植技術,集中連片推進約2000畝的
富水河富硒菜種植基地建設;先聯村、雙坪村、金星村、齊建村憑借良好的土壤和氣候條件,在村集體合作社的帶領下,推動茶產業全產業鏈發展,“靈雀毛峰”“石泉柚子茶”“靈之雀綠茶”等茶葉品牌已成為石泉農產品的響亮名片。瓦子溝村、雙坪村、高興村、長嶺村深挖林業生態資源,以“林間種藥、林蔭育菌”為主導,高標準推進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持續推動林下經濟規模化、產業化發展;麥坪村、中河村、板長村堅持把烤煙產業作為助農增收、推進產業振興的主導產業,積極打造木竹山片區煙菜輪作模式,利用“煙后閑田”發展設施果蔬,實現“一地兩收”。
近年來,該鎮緊扣現代農業體系建設,以高標準“三園”建設為目標,充分挖掘烤煙、茶葉、富硒蔬菜、蠶桑等特色產業優勢,全面推動特色產業擴面提質。目前,農旅融合茶葉園區管護茶葉10400畝,全年采制鮮茶200余噸,同步開發茶藝體驗、觀光采摘、研學旅游等新業態;千畝烤煙示范園區種植烤煙1800畝,年產值突破350萬元;富水河預制菜富硒產業園區通過“園區+合作社+農戶”聯動機制,發展訂單蔬菜1700畝,全鎮通過“三聯”機制整合資源,協調三大片區協同發展,持續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