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謝先彪)近日,石泉縣采取“數據篩查+實地走訪+綜合研判”的工作模式,開展重度殘疾人履行鄉村公益性崗位專項核查行動,以“零距離”服務推動政策落實“零偏差”。
多數據比對,鎖定工作目標。為保證核查工作的精準,縣人社局調取2023年至2025年鄉村公益性崗位信息庫與殘疾人數據進行交叉比對,通過多項數據比對篩選出鄉村公益崗中持二級殘疾人證的人員名單,最終鎖定了需核查的14人名單,確保工作目標精準。
零距離走訪,把準政策脈絡。走進視力二級殘疾的后柳鎮漢陰溝村付某家,該戶6人,包括2名60多歲老人、2名在校學生,妻子在縣內打零工,家庭實屬艱難。為此,2023年起村民委員會將付某安置為鄉村公益崗。工作組觀察了付某的勞作能力,詳細詢問其履職、工資發放、勞動強度等情況。
多維度研判,織密監管網絡。縣人社局會同鎮分管領導、業務人員、駐村工作隊等,對原熨斗鎮中河村鄉村公益崗張某持二級殘疾人證在崗履職,而后失去勞動能力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研判,結合其當時履職過程照片、后赴外地就業并參加社保等證明材料,確定其鄉村公益崗履職期間具有勞動能力并正常履職。
長效化機制,助推幫扶升級。縣人社局以核查為契機,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就業兜底幫扶體系,安排專人逐月收集殘疾人和鞏固銜接系統數據,并結合鎮村掌握的實時情況,加強信息數據比對、監測。建立“數據比對+實時監測”機制,持續關注公益性崗位履職情況,推進殘疾人安置鄉村公益性崗位政策精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