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孟少猛)日前,在石泉縣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經全體代表無記名投票表決,石泉縣2025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正式出爐,涵蓋教育、醫療、交通、環境、防洪等多個領域。
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在城關中學校園內新建教學綜合樓1處,年內建成投用,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提升學生學習環境。
提升政務服務效能。聚焦與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辦理頻次高的政務服務事項,建立“縣域通辦”便民服務事項清單,整合服務資源、暢通服務渠道,推動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縣域通辦”,實現群眾辦事“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一地辦”。
提升中醫藥診療服務能力。在縣中醫院新開設中醫腦病、針灸康復2個專科科室,全面提高中醫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
助力群眾“滿格”出行。在全縣11鎮87個點位,建設充電樁760個,配套智慧管理系統、光伏車棚等設施設備,年內建成投用,為群眾提供更加便捷的充電服務。
滿足群眾購藥服務需求。在縣醫院面向社會新開設“零差價”便民藥房1處,實行開方、購藥、繳費、報銷一站式服務,為慢性病患者提供精準合理的用藥指導,方便群眾購買質優價廉的集采藥品和基本藥物,讓群眾更有“醫”靠。
優化群眾就醫服務環境。實施石泉縣醫院1號住院樓改擴建及設備更新提升項目,年內竣工投用,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更好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改善農村道路通行條件。對相關鎮村實施農村道路路面修復工程,進一步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提升村容村貌品質。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池河鎮明星村、雙營村、力建村,中池鎮堰坪村、青泥澗村,迎豐鎮梧桐寺村、紅花坪村,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重點包括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及村容村貌提升三大工程,年內全面完成,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聚力打造和美鄉村示范。
改善老舊小區群眾居住環境。實施老街30棟公房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年內全面完成,進一步煥新老街風貌,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改善群眾居住環境,增強群眾幸福感。
強化防洪保安能力。在縣城西關段實施漢江堤防水毀修復項目,整治漢江河道554.5米,加固處理堤防基礎6處165.2米,切實提高城區防洪能力,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近年來,石泉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落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聚焦人民群眾所需、所急、所盼,持續強化政策支撐和要素保障,確保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心工程辦實辦好,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