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超 孟少猛
走進石泉縣兩河鎮,群峰疊翠間,歷時九年精心打造的“本草溪谷”中醫藥康養度假區正悄然成型:林間民宿古樸雅致,“問安醫館”隱于楓楊林蔭,500畝五味子園綠浪翻涌,百種珍稀藥材點綴其間,勾勒出“藥嵌景中、景融藥里”的生態畫卷。
近年來,兩河鎮錨定“秦嶺河谷康養度假小鎮”定位,深挖中藥材種植傳統,借勢“本草溪谷”景區建設,創新探索“藥旅融合”發展模式,實現“以藥賦能旅游、以旅激活產業”的良性循環,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特色路徑。
在兩河鎮中心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為新栽的土荊芥覆膜保墑,薄膜在陽光下熠熠閃耀。“我們正在栽種的土荊芥是村集體引進的新品種,目前已完成20畝種植面積。”村民曹術秀邊壓土邊介紹,“每天務工收入100元,既能照顧家庭又不用外出奔波,這個產業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實惠。”
該鎮以中心村為產業龍頭村,緊抓省藥監局定點幫扶機遇,攜手步長、天士力等藥企構建“育苗—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推動中藥材產業從零散種植向規模化轉型。目前,全鎮天麻、豬苓、黃精等藥材種植規模突破5000畝,建成百畝藥材育苗基地2處、加工廠2家,實現“田間連車間、產品變商品”的產業升級。
隨著藥材產業聲名遠播,兩河鎮趁勢推動藥旅融合發展,培育多元業態。即將試運營的“本草溪谷”景區集中藥博覽、中醫理療、研學體驗于一體,著力打造秦巴康養旅游新地標。景區周邊,鄉村農家樂、藥材工坊等經營主體蓬勃興起——一碗黃精雞湯、一杯五味子嫩芽茶,讓游客“舌尖嘗藥香、身心享療愈”。沿旅游環線漫步,游客可一覽黃精、丹參等基地盛景,可體驗藥材生長、加工、選購道地產品,沉浸式感受中醫藥文化魅力。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兩河鎮以“本草溪谷”為中心,以創建中心村為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為抓手,著力打造社區—迎河村—中心村—艾心村中藥材種植暨和美鄉村示范帶,干凈整潔的民居與連綿藥田相映成趣。示范帶輻射村集體經濟發展藥材1500余畝,帶動農村閑散勞動力和弱勞力600余人務工,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年齡大了外出打工難,每年就在村集體的藥材基地干活,一年收入3萬多,這幾年村上變化大,漂亮得很!”村民曹術軍夫婦的質樸語言,道出群眾對產業發展的真切認同,像他們這樣享受兩河鎮鄉村振興發展成果的群眾還有很多。從傳統種植到三產融合,從單一產業到多元發展,兩河鎮的“藥旅融合”之路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