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譚宗照)全省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開展以來,石泉縣本著“建機制、嚴管理、強考核、提質量”的思路,修訂了《石泉縣公共投資項目審計實施辦法》,制定了《關于規范建設單位申請項目審計函件模板的通知》等一系列長效機制,形成“六個一”全過程復核的投資審計管理模式,以高質量審計監督促進高質量發展。
一份基建程序自查,摸清項目管理“底子”。規定建設單位在送審時進行基建程序自查,梳理建設項目的審批文件和項目管理資料,以自查表的形式作為送審報告的附件,通過自查,讓建設單位對項目管理進行回頭看,總結經驗,發現不足,進一步規范項目管理。安排審計后,建設單位及時完整準確提供審計資料,提高審計工作效率。
一張結算審核簽證,夯實審核“主體責任”。規定建設單位在送審前必須組織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送審工程量進行全面量測,并對結算價款進行復核,在結算審核明細表上簽署明確的復核認定金額,夯實建設單位結算審核的主體責任。
一次廉政警示談話,擰緊審計人員“總開關”。在中介公司接收審計委托書的時候,審計局均與其簽訂廉潔從審承諾書,對審計公司項目負責人開展廉政談話,講解規范開展審計的工作流程和要求,讓廉潔從審、規范審計入腦入心。
一起現場實量實測,掌握工程項目實際情況。規定在審計現場實測或召開定案會、協調會前三天,由審計公司與投資審計股聯系,提出需要現場量測的內容和需要會議解決的事項,商定時間共赴現場開展量測,共同到會協調解決焦點問題,力爭審核更精準。
一本審計過程檔案,規范管理中介審計行為。要求中介審計和政府審計一樣,規范取證、編制審計工作底稿、下發審計征求意見稿、出具正式報告,規范裝訂審計檔案,讓審計揭示問題明明白白,審計核減一清二楚。
一次質量評查通報,提升中介機構審計能力。定期對審計檔案和過程管理進行質量評查,主要對質量、程序、效率、成果等進行評定賦分,作為審計費用結算和審計任務委派的重要參考。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力爭中介公司審計能力再提升,成效更明顯。
據統計,通過規定建設單位送審結算審核簽證,已有部分單位對施工企業報審的工程結算書,履行建設單位復核主體責任后直接核減300余萬元。要求建設單位基建程序自查,并在送審時對工程建設資料進行承諾,讓其對工程管理的過程進行回頭看,資料進行再歸集,讓每年報審項目的審結率大幅提升。2022年以來,全縣政府投資項目審計230個,送審金額6.06億元,已審結項目5.35億元,審計監督審減資金4290.62萬元,審減率8.02%,直接為財政節約開支4290余萬元。要求中介機構按照政府投資審計的要求進行取證、征求意見、裝訂檔案資料,在審計部門的監督下開展現場量測,讓投資審計過程管理更加規范,中介審計的成效更加明顯,實現了高質量審計監督促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