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董長松
在石泉縣城關鎮東風村蛋雞養殖場,廠房干凈整潔,蛋雞住上了恒溫定濕的“樓房”,自動化養雞設備一應俱全。智能化養殖、標準化生產,科技賦能蛋雞養殖,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生產效益,更讓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動力。
廠房自高往低排開,廠房內部一排排標準化養殖籠架整齊排列。與傳統養雞場不同,整個雞舍全部采用信息智能控制技術,廠房干凈、明亮,自然通風。通過控制臺簡單的操作,加料、添水、通風、清糞、集蛋,整個生產過程全部實現一體自動化作業,大大簡化了煩瑣的喂養流程,有效地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及勞動生產效率。
技術員介紹:“傳統的養殖費時費力,標準很難統一,這套蛋雞養殖系統能有效解決傳統養殖弊端。同時還能實現遠程喂養,通過手機APP,就能遠程查看蛋雞生長情況,并進行填料、清糞等多個操作,非常方便高效。整個養雞場只需要3名員工即可達到原來30余人的工作量,極大節約了人力物力。”
與此同時,自動化生產減少了人工干預,讓蛋雞喂養更科學,極大降低了生物安全等問題。蛋雞場負責人馮濤說:“我們以優質玉米、大豆等原料飼喂,根據年齡給蛋雞分別配制飼料,讓蛋雞營養更加均衡。同時減少了人員出入,減少疫病進入雞舍概率,有效降低雞瘟疫等病害發生,保障生產的每一枚雞蛋優質、安全。”
據了解,東風村蛋雞養殖場是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能人大戶共建,以“集體經濟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方式運營,飼養有蛋雞6萬羽,每天可產鮮雞蛋3萬枚,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集體經濟分紅超過30萬元,戶均增收超過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風智能化蛋雞場的示范帶動下,看到東風村美好前景的10余名“歸雁”陸續返鄉創業,新建千頭自動養豬場1個,發展養殖大戶8家,實現了本村養殖產業“以點到面”壯大發展,推動了東風村傳統養殖向智能養殖的迭代升級,讓養殖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東風村黨支部書記馮家兵說:“我們充分發揮集體、能人、大戶的優勢,讓各方資金、技術優勢互補,打造樣板示范,以點帶面全面發展,提升產出效能,持續壯大村域經濟,讓集體、能人、農戶同步增收。同時抓住人才這個關鍵點,筑巢引鳳,出臺系列鼓勵激勵措施,吸引退役軍人、返鄉能人、大學生回鄉創業,持續激發鄉村產業活力,最終實現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