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孟少猛
雨過天晴,走進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醉美“桑海”博覽園滿目翠綠,成片果桑掛滿成熟的桑葚,引來不少游客觀光采摘。
離醉美“桑海”博覽園不遠處,一家叫做景園生態農莊的民宿頗為亮眼,眾多盆景神韻各異,院前屋后蔬果飄香,女主人韓文紅忙里忙外,將大大的庭院收拾得干凈整潔、井井有條。“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比較火爆,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超過60人,住宿和餐飲營業收入達2萬多元,相信今后會更加紅火。”韓文紅滿懷信心地說。
在農旅融合發展和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下,明星村有30多戶通過改造自家民居創辦民宿、農家樂及手工作坊,依托當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宿庭院經濟,走出了一條推窗見景、開門迎客、就地轉崗、居家經營的增收之路。2022年,明星村共吸納全村1600余人融入產業鏈,帶動群眾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體經濟收益達4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
近年來,石泉縣搶抓全省“打造五美庭院、建設最美鄉村”機遇,依托全縣各級婦聯組織,以村、社區為主陣地,以家庭為主平臺,以女性同胞為主力軍,以衛生整潔環境美、擺放有序整齊美、養花種樹生態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風尚和諧美“五美”為標準,以宣傳動員氛圍好、機制完善管理好、示范帶動作用好、美麗鄉村風貌好、全民參與民風好“五好”為目標,全力推進“五美庭院”建設,重點培育打造一批“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聽得見歷史回聲”的“五美庭院”示范村,涌現出一批示范村、示范戶,為鄉村振興貢獻了巾幗力量。
在推進“五美庭院”創建工作中,石泉縣堅持“婦聯牽頭、各方參與、婦女主體、常態長效”的工作思路,通過“庭院+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生態經濟”“庭院+低碳健康”“庭院+旅游”等舉措,大力實施“庭院+”工程,讓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民宿變景點,助推“五美庭院”建設遍地開花。
除了廣泛開展家庭清潔、環境整治、巾幗護河、巾幗植綠等巾幗志愿服務活動外,石泉縣因地制宜實施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小池塘、小藕塘“五小”庭院建設工程,引導婦女群眾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路邊溝邊、渠邊塘邊等室外空閑地和客廳角落、陽臺等室內場所,因地制宜種植經濟林果、花卉苗木,擺放盆景盆栽,打造“家有綠、園有景、地有菜、庭有花、樹有果”的立體庭院經濟,實現“農忙忙大田,農閑忙庭院”,扮靚人居環境的同時也讓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
同時,作為全域旅游大縣,石泉縣將“五美庭院”建設作為助推全域旅游發展的有力抓手,以池河鎮明星村、饒峰鎮勝利村為試點,結合旅游產業發展契機,依托當地歷史人文及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全面引導廣大婦女通過美化庭院發展庭院經濟,實現“五美庭院”與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有效融合。
“讓婦女在‘五美庭院’創建中唱主角,通過比學趕幫,讓家家戶戶美起來。”石泉縣婦聯主席徐旎表示,通過“五美庭院”創建,廣大農村婦女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個人形象和家居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自“五美庭院”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石泉縣共開辦“女性美麗課堂”56期,規劃設計家庭特色展示墻3000余塊,組織173支巾幗志愿服務隊5560名志愿者開展各類巾幗志愿服務活動826場次,有效幫助廣大婦女群眾革除生活陋習、改善個人形象、美化家居環境。同時,依托“庭院+”工程,明星村、勝利村兩個試點村共盤活村集體閑置房產3處、農戶閑置房屋27戶,打造39套特色民宿,25家特色農家樂,并配套建設了休閑游樂設施,池河醉美桑海、饒峰驛站均已創建為國家AA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