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玉鑫
最美人間四月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條條干凈平坦的水泥路環繞田野、穿越村莊,白墻黛瓦的農家庭院里綠意叢生、花團錦簇,活動廣場上老人愜意地下棋聊天,遠處的茶山與天際輝映,一碧如洗……
今年以來,石泉縣喜河鎮以“和美鄉村”建設為統攬,以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聚焦環境美化、產業興旺、鄉風文明,一幅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美麗庭院”繪就顏值“底色”
喜河鎮從“打造最美庭院”“整治亂堆亂放”等“小切口”入手為人居環境整治“精準開方”,充分發揮人大代表、黨員干部、志愿者的作用,廣泛發動群眾“掃好門前雪”,灌輸“一方庭院一處風景、一個家庭一份文明”的文明理念,以家庭“小美”延伸到鎮村“大美”;積極開展“五美庭院”評比選優活動,選樹一批顏值和內涵并存的農家庭院,積極營造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同時,堅持人居環境整治季度綜合考評和督導檢查常態化,實現人居環境由“一時美、一處美”向“時時美、處處美”轉變。
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環境整治志愿服務活動60余次,發放宣傳單2000余份,配備垃圾桶768個,新修占地696平方米的垃圾中轉站一個,全鎮有390戶農戶改造水沖式、三格化糞池式等衛生廁所,9戶家庭榮獲縣級“五美庭院”示范戶榮譽稱號,4戶家庭榮獲“綠色家庭”榮譽稱號,鄉村文明風貌得到全面提升,村莊秀美“底色”進一步顯現。
“一村一品”激活產業“引擎”
“我們村的高位池養魚項目去年建成落地,投資50萬元建造了高位池6個、蓄水池2個,上月投放了2萬尾鯉魚魚苗,預計6月就能豐收上市了。這種養魚新模式不僅提升了養殖效益,循環用水零排放契合了生態環保理念,還帶動了周邊脫貧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提升了村集體經濟效益。”喜河村黨支部書記陳瑞看著欣欣向榮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更加堅定了產業振興的決心。
“小工廠”撬動“大發展”、烤煙“金葉子”連通“致富路”、黃花菜種植奏響“豐收曲”……喜河鎮按照“一村一品一園區”的發展思路,不斷壯大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產業,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突出抓好茶、蠶桑、畜禽等主導產業,適度擴大烤煙、黃花菜、養蜂、魔芋等特色產業規模,呈現“多點開花、齊頭并進”的良好格局。去年全鎮完成玉米大豆復合種植2125.15畝,新發展黃花菜120畝、魔芋401畝,種植烤煙600余畝,種植各類蔬菜2000余畝,管護提升中藥材250畝,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以上。
“移風易俗”吹動文明“新風”
喜河鎮持續縱深推進鄉風文明建設,通過不斷創新工作載體,舉辦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激活了鄉風文明“一池春水”。充分發揮以老黨員、老村干、鄉賢名人為主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四會”作用,當好移風易俗的宣傳員、勸導員,引導干部群眾從自身做起,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積極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道德模范”等評選活動,發揮模范榜樣在鄉風文明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同時,利用“村村響”、微信推送、入戶宣傳等多種方式深植移風易俗觀念,不斷激發村民“主人翁”意識,進一步提升文明鄉風軟實力。
“鄉村振興‘宜居’才能‘宜業’,下一步,喜河鎮將以‘和美鄉村’示范村打造為著力點,全力打造喜河村、檔山村2個‘和美鄉村’示范點。以人居環境改造提升工程為重要抓手,深耕農村‘金邊銀角’,著力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和美鄉村。”喜河鎮黨委書記李光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