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饒峰鎮持續深化“黨建紅 產業綠 民風藍 鄉村美”黨建工作目標,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紅色引擎”,將基層黨建融入鄉村振興各環節,實現了基層黨建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深度融合、共同發展,黨建引領“村美民富產業興”的新樂章越奏越響,鄉村振興美麗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以“黨建紅”激發“動力源”,選優配強“中流砥柱”。“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饒峰鎮堅持抓黨建強引領,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從致富能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創業優秀青年中選拔一批優秀人才充實“兩委”班子。同時,鼓勵村“兩委”干部帶頭領辦企業、發展產業,為夯實基層黨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下好“先手棋”。如光明村支部書記王會升領辦綠豐農林公司,三合村支部書記胡章禮帶領集體經濟合作社發展食用菌,蒲溪村支部書記彭憲平帶頭發展訂單蔬菜、蛋雞養殖,在帶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群眾就業增收上成效顯著。通過院壩會、座談會、走訪慰問、主題黨日等形式,將鄉賢能人、鄉土人才、專技人才、離退休干部、骨干黨員等凝聚在鄉村振興一線,共商大計、共謀發展,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如蒲溪村將離任老支書陳長春聘請到集體經濟合作社管理產業,利用其影響力,協調解決產業發展的技術、土地、人工等問題;三合村將骨干黨員冉龍富聘請為集體經濟食用菌技術指導員,通過技術指導,推動了三合村食用菌產業規模擴大、提質增效等。聚焦村“兩委”干部隊伍能力提升,扎實開展黨建觀摩、擂臺比武、作風效能提升、農業技術專題培訓,著力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干部隊伍,用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帶領一方群眾致富。
以“黨建紅”帶動“產業興”,激活發展“滿堂春”。 “各村今年冬天就要把明年產業發展方案拿出來,提前部署、不誤農時,請大家迅速就今冬明春產業發展開好工作隊會議、黨員大會、村民院壩會,商量好干什么、誰來干、怎么干的問題”早在去年冬天的周一例會上饒峰鎮黨委政府就對2023年產業發展作了安排部署。饒峰鎮緊緊圍繞“兩區七園”產業布局,大力推行“三聯”工作機制,不斷豐富“支部+基地+農戶”“支部+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發展模式,推動信息、技術、土地、人才等資源優化配置,合力破解缺技術、缺資金、銷售難等產業發展難題。在支部引領和黨員示范帶動下,饒峰鎮產業蓬勃發展,如大灣、新場、齊心以烤煙產業為主,建成千畝烤煙基地;通過與及時雨、正興黃花菜公司合作,集體經濟合作社牽頭,蒲溪村、牛羊河、三岔河村發展黃花菜、地膜洋芋、紫長茄子等訂單蔬菜1800余畝;三合、勝利村以食用菌為主,發展香菇、羊肚菌40余畝;饒峰、新華村等村通過與天成公司簽訂訂單,發展養蠶5000張;光明村千頭豬場、萬頭牛場等這些都是拿得出、唱的響的當家產業,在支部引領下,饒峰鎮產業發展實現“滿堂春”,真正做到“村村有當家產業,戶戶有發展門路”,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
以“黨建紅”助推“鄉村美”,實現鄉村“煥新顏”。“掃干凈、擺整齊、清污於、改旱廁”是饒峰鎮廣大干部群眾耳熟能詳的口號,饒峰鎮始終把人居環境整治擺在重要位置,長期堅持鎮村干部周五大清掃,對主干道路、安置點、河道、集鎮等重點部位進行綜合整治,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示范,實現了從“群眾看干部干”到“群眾自己干”的轉變。支部積極動員并現場指導群眾對庭院綠化美化,提升品位,通過打造人居環境示范院落、示范村,在全鎮形成可參考的示范樣板,推動全鎮人居環境邁上新臺階。饒峰鎮不僅在“人居環境美”上做足文章,更是在“民風美”上下足功夫。通過評樹正面典型、征集家風家訓、開展道德講堂、舉行巡回演講,精心策劃“聲動饒峰”“情暖饒峰”系列志愿服務項目等舉措弘揚社會新風尚,舉辦惠民下鄉文藝演出、聯誼活動、農民運動會、挖掘本土歷史典故等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逐步實現鄉村“煥新顏”,展示出“內外兼修”的魅力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