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傳水
盛夏時節,走進石泉縣池河鎮力建村,干凈整潔的道路兩側一幅幅風景如畫的新農村美景盡收眼底,路邊行道樹下的萬紫千紅、格桑花等各種各樣的鮮花競相開放,生機勃勃,一陣清風徐來,清新的空氣中夾雜著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沿著村道繼續前行,充滿文化氣息的景觀一處接一處,導視牌、文化苑、古樸別致的農家小院舒適雅致,小橋流水潺潺,鄉村道路平坦,巷陌鄉間帶著些古香古色的女兒墻,可讓人感受到村里景色的別致,還有那一片片望不到邊的滄海桑田讓村落里處處煥發著勃勃生機。
該村移民工作站站長古志兵介紹,近年來,力建村著力提升人居環境,結合石泉縣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在移民新村建設試點之初,就引入專業化設計團隊進行專業化的高水平設計,對移民新村現有房屋院落和配套設施嚴格按規劃改造提升,通過“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風格”,規范舊的、管住新的。按照“計劃控制、量化管理、定額補助”的原則,移民示范村村莊整治和庭院環境提升改造項目計劃分三年三批次打造實施。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借助中國石泉“鎏金銅蠶、絲路之源”文化旅游契機,以景點帶動蠶桑產業。投資31.82萬元,重點發展密植桑園680畝、花椒100畝、中藥材200畝、栝樓200畝等規模產業,新建標準化養蠶室375平方米,搭建省力化養蠶平臺1000平方米,培育年養蠶20張以上大戶10戶,合作社年養蠶量達到150張種。
打造“經濟發展產業美,產業發展一片園”的特色亮點,帶動散戶年養蠶量達1100張左右,每張賣蠶繭2500元,僅此一項增收275萬元,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發展優質果桑50畝。強化環境管理,項目實施以來,力建村建立了轄區環境整治長效管理制度,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則,安排專人加強對村容村貌的管理。截至目前,共發動村干部、保潔員、志愿者200余人次,動員鏟車、垃圾車、三輪車等80余輛次清理垃圾。同時,常態化開展“愛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保護公共財產人人有責”知識宣講,充分調動移民群眾參與示范村建設的積極性。目前,力建村已初步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要求。據悉,自項目實施后,庫區移民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庫區移民收入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