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寧本枝
近年來,石泉縣紀委監委采取集中業務培訓、“青藍結對”、以案代訓傳幫帶等方式,持續提升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全力淬煉過硬“尖兵”。
打造“嵌入式”學習課堂
“群眾是我的親人,我不能辜負他們,更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趙明翠分享自己從事鄉村郵遞工作30年來的心路歷程和在參加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所見所聞,帶領年輕紀檢監察干部重溫初心、堅定理想信念。
去年7月底,石泉縣紀委監委將政治理論、黨史學習同業務知識學習緊密結合,舉辦了為期3天的年輕紀檢監察干部培訓班,邀請優秀黨員、黨校教師、省市縣紀委監委業務能手,圍繞黨的歷程、審查調查、派駐監督等方面進行專題講解,實現“充電”提升。
石泉縣紀委監委堅持以考促學、以考促用原則,每月定期組織開展政治理論和業務知識閉卷測試,以涉及監督執紀執法有關黨內規章和法律法規等內容為重點,采取單人單桌、網絡屏蔽、集中閱卷等措施,真實檢測干部日常學習成效,并公開通報考試成績,且對首次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下及因事缺考的一律補考,直至全員“通關”。
除此之外,每周三晚還組織年輕干部集中開展“紀法貫通·法法銜接”周周說,采取你問我答、探討交流方式,圍繞在開展工作中發現的業務知識盲區、指導性典型性案例等進行研討,剖析難點、交流觀點、分享感悟,不斷在學習中總結、在反思中提升。
“每考一次都在查缺補漏,每學一次都有新收獲。縣紀委監委精心打造‘學習課堂’有效促使我們能力素質提升,理論與實踐的互促性越發明顯。”縣紀委監委案管室干部張鑫在參加14次業務測試、2次能力檢測、14期“周周說”后這樣談體會。
構建“傳導式”幫帶機制
“師父,我們在談話時需要提前準備什么?在談話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我們要按照審查調查工作規范流程,先擬定談話提綱,想想要問什么問題,該怎樣提問,以及遇到談話對象不配合時怎么辦,把所有可能性都考慮進去,事前做好充足準備工作。”
去年8月才到縣紀委監委機關工作的年輕干部胡家贊與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范國溪結成了“師徒”關系。時至今日,“師徒”二人結對開展審查調查工作,已處置問題線索20件,其中立案9件9人,給予組織處理5人,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10月,為加強機關年輕干部隊伍建設,石泉縣紀委監委啟動“青藍結對”幫帶機制,聘請19名專業知識、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或業務骨干與24名近三年新進機關及35周歲以下年輕干部結對,幫助年輕干部快速成長。
自此項機制啟動以來,石泉縣紀委監委機關28名年輕干部共參與辦案200余件,立案查處101件102人;在中省市紀委媒體發表新聞宣傳稿件150余篇,撰寫網評文章50余篇,業務能力顯著提升。
搭建“實戰式”歷練平臺
石泉縣紀委監委積極為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搭建“成長+”平臺,讓其在實戰中成長。
“這次業務比拼,不管是問題線索的發現和查辦,還是證據的收集和固定,都只能靠自己……”90后紀檢監察干部宋威說。這是開展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業務比拼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本次比拼共有11名年輕干部“同臺競技”,并采取“1+1”的方式,安排11名新招錄公務員或新進跟班學習人員配合其開展工作,要求在“9+2”專項治理范圍及規定時限內完成發現、核查問題線索、撰寫調研報告等事項,提升他們一線辦案及溝通協調、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去年,石泉縣紀委監委選送了12名優秀年輕干部到省市紀委監委跟班學習,讓他們在更高平臺學技能、練業務、強本領,拓寬宏觀思維能力。同時,選派了3名年輕紀檢監察干部到基層一線開展駐村幫扶工作,讓他們在打硬仗、扛重活、攻難關中錘煉過硬本領。近三年在全縣紀檢監察系統中共有18名年輕干部年終目標考核列為“優秀”格次,8人先后得到提拔重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年輕紀檢監察干部培養是系統工程,我們要肩負時代責任,從長遠著眼、從實際出發,持續抓好‘青藍結對’、一線練兵等培養工作,讓年輕紀檢監察干部成為開口能講、提筆能寫、遇事能辦、問計能答的綜合性人才,為石泉縣高質量發展鍛造出更多勇挑重擔、能力突出的生力軍。”石泉縣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強調。